|
据海关统计,2006年1-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04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其中出口5996.34亿美元,增长25.9%;进口5049.77亿美元,增长21.6%。实现贸易顺差946.57亿美元。
机械工业上半年进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范围)1815.133亿美元,增长28.94%,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长(23.9%)5.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98.81亿美元,增长36.55%;进口916.33亿美元,增长22.25%,累计贸易逆差17.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贸易逆差91.32亿美元减少73.8亿美元。
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今年1-8月机械工业产品出口增长36.55%,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提高,继 续保持高速增长。
各行业的出口除机床工具和食品包装机械两个行业增长不到200%外,其于11个行业出口增长都在20%以上,其中增幅高的是:工程机械行业增长66.37%,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增长48.24%,汽车行行业增长45.45%,农机行业增长43.28%。
各行业出口额名歹IJ前4位的是:电工电器行业234.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67%;石化通用机械行业156.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汽车行业10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45%;文化办公设备行业98.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24%。
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金趣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主要有:装载机、挖掘机、工程起重机、打桩机及拔桩机、石油钻采设备零件、气体分离设备、金属轧机、加工中心、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小客车、30座以上客车等。小轿车出口5.76万辆,出口总额为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这些产品是机械工业涌现的出口新亮点,体现了机械工业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出口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出口高速增长和结构改善的主要原因:
一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势头很好。我国出口美国产品总额达184.81亿美元,同比增长39.47%,占所有出口国中第一位;出口欧盟169.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59%,居第二位;出口日本10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8%,居第三位。其次为:香港、东盟、拉丁美洲、非洲和韩国。
二是国际机械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加快,我国机械工业加工贸易出口430.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09.19亿美元,同比增长34.09%。
三是我国人世后产生的积极效应。目前国际贸易环境总体不错,外资企、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强劲增长。外资企业出口516.36亿美元,同比增长38.23%,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57.45%,民营企业出口198.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四是我国政府采取多项符合WTO揪U的鼓励政策,支持成套设备和中小型企业出口,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体系。
五是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改善出口增长方式。企业加强营销服务,积极各种贸易摩擦。1-8月—般贸易出口42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7.44%,增长37.06%,增幅菏于力Ⅱ工贸易297个百分点。
进口增幅显著回升,产品构成不断优化
今年1-8月行业进口增长22.2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2.37。个百分点,进口增幅显著回升。
各行业的进口除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略有下降外,其余12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高的是:汽车行业增长56.55%,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增长40.31%,内燃机行业增长34.53%,工程机械行业增长31.28%。
进口总额名列前4位的是:电工电器行业进口额为21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其次是仪器仪表行业134.96亿美同比增长21.25%;石化通用机械行业1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汽车行业104.26亿美元,同比增长56.55%。
进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的主要产品有: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辆、牧草机械、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打桩机及拔桩机、自动调节机或控制仪器、数码相机、真空泵、气体压缩机、矿井提升和采掘设备、小轿车、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小客车、卡车、30座以上的客车等。
进口大幅度下降的产品有:拖拉机、收获机械及场上作业机械、工程用起重机、大地测量仪器、教学仪器、照相机、气体分离设备、起重机及装卸船机、金属轧机、热水锅炉、水轮机、发电机、食品机械、汽车底盘、摩托车等。内燃发电机组进口1.59万台,4.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71%,反映了电力供应有所缓解,企业自备电站需求明显减少。
总体看来,进口增幅显著回升的主要原因,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国内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以及汽车需求增加等因素,促进了产品的进口。1-8月一般贸易进口437.86亿美元,增长331.44%;同时加工贸易进口继续增加,为210.25亿美元,增长2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