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很多人会说,我们通过品牌出售能够拿到非常可观的现金,这么多钱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卖就卖了!这是从出卖者来说的。但是对于收购者却远不是如此!
如果时间倒退10年,20年,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因此,凭借创业者的胆识和打好机会,而且在各种费用,包括媒体费用非常低廉的情况下,我们辛辛苦苦打造出了一个中国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或者是行业的第一品牌!那是很容易想象的。但是,时光无法倒流。如果给双汇20亿,给苏泊尔10亿,在5年之内他们还能分别打造出两个行业领导品牌吗?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对于纷纷来到中国寻找机会的外资,他们手里面虽然有大把的美元和欧元,但是在5年到10年的时间里,再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品牌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环境和格局已经完全不同,市场所留下的机会已经很少了!正因如此,所以,他们才会铁了心来收购国内的领导品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品牌正如穷人家的漂亮姑娘,自家人只是觉得出身贫寒,值不了几个钱,能够卖个超出自己预期的价格已经是奢望。但是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有巨大成长潜力的市场这一事实,让海外的资金已经无可选择,因此,品牌在现阶段的出售实在是下策!
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就是品牌成长的绝对机遇!苏泊尔和双汇,以及徐工正因为在中国每年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环境下,因此拥有非常广阔的增值“钱”景。试想一下,如果5年之后,按照目前发展速度的成长,徐工也好,苏泊尔也好,其品牌的潜在价值将会远远超过目前的报价!因为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行业的格局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品牌的无形资产快速增值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政府需要对品牌收购进行研讨、评估!
目前国内缺少品牌的权威评估机构是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政府却始终在关注、关心着经济的安全运行!没有民族品牌的强大,就不会有强势政府的诞生!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已经被反复验证!但是,因为政府所肩负的职能很多,根本无法对每一个并购案进行深入了解、调查、论证。但是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的引导和希望是不容置疑的!
在这当中,可惜是国内对于品牌并购的学术界和实业界的经验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公众的眼睛和耳朵被屏蔽了!媒体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这在情理之中。但是,在企业的并购案中,可惜的是,我们发现行业协会的身影和权威不见了!这跟历史上协会相对弱势有直接原因的。因为,各种协会应该对于行业的格局以及国际上的产业趋势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中国被指责采取经济民族主义!然而对照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哪一家不是采取积极对民族品牌进行鼓励和扶植的?因为,品牌说到底就是钱袋子!谁掌握了品牌,谁就可以对利润进行重新分配,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在国内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因为对于境外资金和跨国品牌,中国只是他们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掌控了品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品牌带来的价值进行全球产业链范围的重新分配。前几年,法国欧莱雅和美国宝洁试图并购德国妮维雅,最终因为德国国内民众强烈的反对,加上德国政府的出面,才把这个品牌留在了德国。
为了经济的安全和健康增长,中国政府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各行业领导品牌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扶植,他们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永远不要把中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曾经对我们造成巨大伤害的外人身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国家阻止品牌并购对于被收购企业未尝不是一个福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中国民族品牌处于高成长期,它的溢价能力和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了,由于国内对于资本运作和品牌购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暂时不懂没有关系,那我们就暂时不卖,等到我们弄懂了,我们的品牌真正到了收获期,那么我们的品牌价值就远远不是10亿,20亿了,而是100亿、200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