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和汽车工业30强企业的发布,中国机械、汽车企业与世界同行的差距再次引起了业内人士对两大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担忧。
与世界同行比有明显差距
在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企业中,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604.9339亿元的销售收入列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之首,但是这一数字仅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销售额的4.89%。
汽车制造业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显著,排在中国汽车工业30强第一位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1529.6012亿元,凭这一销售额,一汽集团已经跻身世界企业500强。但其销售收入也仅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9.76%,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的19.94%。
在其他分行业中,排名摩托车行业第一位的重庆力帆公司销售额为日本雅马哈公司的7.11%;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销售额仅为美国卡特彼勒的5.35%、日本小松的12.13%;居于农业机械行业第一位的一拖集团销售额仅为美国迪尔公司的5.21%。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我国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其规模、水平和国际同行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然而更大的差距还表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目前无论是机械工业还是汽车工业,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新技术仍然主要依靠由国外引进,以大企业为代表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与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机械和汽车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的状况极不相称,已成为行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隐忧。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虽然成长速度大大加快,总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但全行业分散、重复建设的局面仍未改观。入围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的15家中国企业中,机械、汽车工业仍只有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家。这凸显了中国机械、汽车工业仍然没有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
电工行业占百强绝对优势
在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电工行业占绝对强势,共有39家企业,其销售收入占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的44.68%、利润占55.48%。其次为重型及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共15家企业,占百强企业销售收入的13.93%、利润的11.73%。再次为石化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行业,各有9家企业上榜,并列第三位。
百强是带动行业发展的主力
2005年机械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7015家(不含汽车),其中百强企业虽然企业数量仅占0.21%,但销售额却占全行业的17.13%,利润额占全行业的18.11%。2005年汽车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805家,其中30强企业占企业数的0.38%,但销售额却占57.91%,利润总额占4..83%。大企业数虽很少,但其产出总量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大企业在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重大新产品的研发中占有主导地位。如在机床制造业,本次入选的沈阳、大连两大机床公司,所生产的数控机床占全国数控机床总产量的24.7%,两公司已双双进入世界机床制造企业的10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评选的目的,在于激励和促进这些行业大企业的发展。他期望中国机械、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借《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东风,加快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的步伐,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世界级强势企业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