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多用户共享一台计算机、一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一个用户共享多台计算机。
从系统结构上看,CAD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集中式系统和网络系统。集中式系统要求有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次投资大,使用起来不灵活,在80年代中期以前应用比较广泛。从工作站和高性能微机问世以后,大多数用户采用工作站和微机系统来代替这类集中式CAD系统,形成网络化的系统。
从制造业的信息化角度来看,CAD的广义概念包括了4CPE,即CAD/CAE/CAM/CAPP/PDM/ERP技术的集合。
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表征的信息技术,揭开了“信息时代”的序幕。而20世纪80年代日趋成熟的CAD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迅速提高我国的CAD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早在“八五”期间,国家就发出了“甩掉图板”的号召,启动了CAD应用工程。如今,时钟已指向“十五”,当我们再回顾“九五”期间我国CAD应用工程的进展情况时,又是一个怎样的应用现状呢?
6月26日,国家科技部在京召开了“‘九五’CAD应用工程”验收会,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张效祥、孙家广、崔俊芝等院士组成的验收专家组认为:“九五”期间,“CAD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CAD技术的应用已经辐射到机械、工程设计、船舶、航空航天、汽车、轻工和纺织等制造业。此外,我国CAD应用工程项目累计投入24.3亿元,新增产值1073.2亿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44.2。自主版权的CAD软件年销售额6.5亿元,其中年产值超3000万元CAD软件企业有7家,合计年产值近4亿元,集中度超过65%。
以上数字充分证明了我国的CAD应用工程,不论从技术研发、市场培育,还是应用成果,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期。
“三化”是CAD发展方向
“三化”是指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这是我国CAD技术的发展方向。从“甩图板”、三维设计到与CAE/CAM/CAPP/PDM的无缝集成,我国的CAD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正在走向成熟,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军事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及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三化”已成为当今CAD技术发展的潮流,具体表现为:
面向设计过程,实现智能化
CAD技术作为一种设计工具,其核心目标在于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更好、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我们希望CAD系统在控制产品的设计过程、应用工程设计知识,实现优化设计和智能设计的同时,也需具有丰富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产品的“结构描述”与“图形描述”之间的转换。因此,在以几何模型为主的现代通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面向设计过程的智能CAD技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支持更广泛的协作,实现网络化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通过网络化的手段可以帮助设计师及其企业改造传统的设计流程,创造一种顺应人性而又充满魅力的设计环境,以便于设计师能在其中形象化地表现、高效率地研究发展和交流设计思想,更多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平台下,通过网络针对一项设计任务进行实时的双向交互通信与合作。同时,在基于网络协同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与制造、商务等的全面融合更带来了技术和应用两个领域革命性的进步。随着Web技术的不断渗透,支持Web协同设计方案的CAD软件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借助于互联网的跨地域、跨时空的沟通特性和近乎无限的接入能力,CAD软件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集成化
CAD稳健地向简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使该技术可以适合机械设计以外的众多应用。另外,对于某一个应用CAD技术的单位来讲,随着CAD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