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是国家机械工业基础件重点企业。该公司由国营企业改成股份制公司以来,员工人数减少了,但销售额、资金回笼率等经济指标却屡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转变思想,更新经营理念;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出击捕捉信息,不断创新营销工作。市场为先给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生产经营走上了快速通道。2003年,公司的产值、利税一跃超过9000多万元。摆脱了以前一直在四、五千万元的徘徊局面,2005年,产值、利润再创新高,分别达到了1.4亿和1100万元。2006年1—7月份,公司完成了年计划利润的70%。
转变观念 措施保证
公司改制后,产权清晰了,责任明确了,该公司经理层为了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理清工作思路,在公司上下开展了“换脑”工作。
首先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从急功近利的“利润最大化”的观念转到“市场最大化”的观念上来;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一方面大会小会的宣讲,板报、画廊、广播渲染,从思想政治工作上入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更重要的是从行政上制定了具体措施来贯彻实施这些经营思想。企业的生产周期必须按照用户的订货单来制定,订货单就是“军令状”,只准提前,不许拖后。为此,公司制定了产品加工路线单,单子上明确填清品名、各道工序、所用时间、质量记录等。从下订单开始到投料加工,到装配成品,一目了然,责任分明,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使满足客户需求的现代经营思想成为现实。
另外,为了让大市场概念更深入员工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上。公司还开展了“下道工序是用户”的活动,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凡由下道工序发现的上道工序错误,上道工序者罚款,下道工序者奖励,以此类推,道道是市场,人人都把关,一环扣一环,提高了工件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员工在这样的“生物链”中体验到了市场的脉搏,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直接撞击。老国企员工的思想得以转变,跟上了现代企业的前进步伐。
放眼市场 主动出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工作在企业中更显重要,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金象公司在2004年成立了信息中心,目的是建立起市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和分析市场供求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等,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中心成立以来,成绩显著,曾成功捕捉信息,一次订货8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信息工作使公司耳聪目明,反应更敏捷。2004年,公司领导层汇聚多方信息,准确判断,国家基础建设规模扩大,基础件需求必有大增,特别是水泥建材行业,需要特大型减速机,公司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逐步淡化低档、简单、通用型减速机市场,将产品市场定位在“新、大、特”上,并大量购置设备,加速新品研发。由于及时获取信息,踏准了市场节奏,建材行业上的减速机订货不断,最大一台减速机达到了78吨以上,“新、大、特”产品已占据了公司半壁江山。
营销 立足创新
在企业管理中,营销工作应放在首位,如果信息工作是军队里的侦察兵,营销人员就是先头部队,必须是精兵强将。对此,金象公司注重营销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并已形成规章,公司实行了淘汰制,每年销售员完不成任务50%的,一律下岗重新换人。公司还制定了奖罚机制,划片承包制,新用户开发设立专门奖励基金等,营销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建成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营销队伍,他们不怕千辛万苦,历经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将公司的产品打进了全国28个省市,有的产品已经走出了国门。
在营销工作中,他们不断探索新路子,寻找新方法。在开发新用户方面,他们专门设立了新钢厂开发基金,基金由公司、营销部和销售员按1:1:1出资组成,年内开发新钢厂,直接与新钢厂发生业务往来的,年终一次性结算,每一个新钢厂达到5万元以上的,按销售员个人出资的3倍进行奖励。未开发或年度内直接销售额未达到5万元的,个人风险金予以扣发。有力地调动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2005年有40%的人完成了新钢厂的开发任务,勤劳的营销人员又获得一个丰厚回报的年成。个人收入最高达到了16万元。
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在国企改制中,树立起市场第一的观念,转变思想,落实制度,开辟获取信息新渠道,抓好营销管理,积极探索新路子,取得可喜成果,目前,该公司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孕育着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