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合格的伞齿轮,应齿形正确(渐开线形状、齿向正确及齿形位于工件中心对称位置),周节均匀,大、小端齿厚合格、粗糙度好。所以,除了渐开线形状是由铣刀保证,周节均匀由分度头精度及正确分度得到外,铣好伞齿轮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在于如何正确铣去大端余量及对好中心。
2 正确铣削大端余量问题
正确铣削大端余量问题原则的实质,是一个偏移量大小及对称性问题。而偏移量大小虽可按多种公式计算,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用算出的数值直接来调整机床,则铣出的轮齿常不合要求,所以计算所得数值只能仅作为参考。
- 偏移量的对称性
- 要使齿形处于正确位置,必须是铣齿两侧时所移动均偏移量大小及分度头所借孔数相等。摇动横向手柄时,手势要均匀,其移动大小也可用百分表控制。
- 铣削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这样情况:齿厚尺寸还肥,但再借一孔则齿厚必瘦。因此单纯从一边横向移动使齿厚减薄,是不恰当的。解决的办法是,应使铣两边时分度手柄所借孔数不等,但必须使两边所摇偏移量保持相同。因铣两边时若相差一孔,则对齿形的对称性影响甚微。
- 借孔数与偏移量的关系
- 若大端要铣去的佘量较多而小端较少时,则应多借孔数少摇偏移量,因每借一孔大端所转过的弧长比小端大得多,若大端要少铣去些而小端要略多一些时,则少借孔数及少摇偏移量,若大、小端所要铣去的余量均较多时,则应少借孔数多摇偏移量。具体调整时,要按伞齿轮上B与L的不同比例关系分别对待。对此,分3种情况来进行具体讨论:
- 若这时大端尚有余量,而刀痕与第一刀铣出齿面已基本接平,说明可少借或不借孔,而横向还要移动一定距离。
- 若大端已基本铣到尺寸,而齿面中途刀痕估计延伸到小端附近又可接平,则可手动进刀,让铣刀铣到小端附近(不到小端)再退出,观察这时刀痕在哪个位置接平,如果在停刀位置与齿面接平,则可不借孔而作横向移动,其值等于大端尚需切去余量。
- 若大端还有较多余量,而中途刀痕却已基本接平,则可多借孔数而横向仅作少量移动;若大端还有较多余量,中途的刀痕距接平又相差较远,则要多摇横向,并适当选定借孔数。
- 结论
- 一般要铣两刀以上才能借好一个齿面。而在铣最后一刀时,为了防止小端刀痕未接平,而铣刀另一面却己碰到邻齿小端,这时操作者应站在纵向,边摇边从小端观察铣刀两侧离齿槽两边间隙大小,使铣刀逐步铣出小端。
- 这样铣出的齿,如大小端齿形尺寸达到要求,则大小端齿顶棱边宽度以及无折线齿面等要求,一般也就同时达到,因为这几方面是互相影响和直接相关的。
图1 小椭圆法对刀
|
3 正确铣削的中心正问题
对中心是使铣刀两侧渐开线的对称线(以下称厚室中心)通过工件中心,一般称之为对刀。中心不对准,会使齿形向一边歪斜。
对刀的方法较多,一般采用划线法及小椭圆法。前者己常应用,这里主要讨论后者:
在卧铣上加工伞齿轮时,应用小椭圆法对刀的操作过程如下:
先使铣刀停留在齿面靠外径处,然后开车并上升工作台,使铣刀微微切着工件表面,再使工作台在横向慢慢来回移动,铣刀就在工件表面切出个小椭圆形(如图1) ,切深越浅,小椭圆形越小:而横向移动越慢(或车速越快),则小椭圆成形越完整。
由于小椭圆中心就是工件中心,所以使铣刀厚度中心位于小椭圆中心,则中心已对准。为达此目的,先使铣刀中心大致位于小椭圆中心,然后开车并上升工作台,这样就在这个小椭圆中心附近切了一刀,即把小椭圆切成了两个半边,若这时如图1中那样所剩两边尺寸a相等,则中心已对好。这时,横向刻度就是工件中心与铣刀厚度中心相重合的基准。若小椭圆两边残形尺寸a不等则再调整横向并切深一点,直至目测不能发现两边a有差别为止。a 越小,则辨别越容易,一般使a在O.5mm以下为宜,这样,两边即使相差0.05mm~0.1mm 也相当容易辨别。采用小椭圆法对刀,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又容易掌握,是一种理想的对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