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交运设备行业06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信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zk
|
一、上半年机械交运设备行业基本面与二级市场回顾 (一)机械行业整体呈现较快增长,铁路运输设备、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矿山冶金钻采专用设备行业增长突出2006年1-5月,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运行,其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行业效益仍在高位运行。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14亿元,增长21.3%,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3140亿元,增长26.2%,回落12.4个百分点。2006年1-5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981亿元,增长48.6%;从各子行业看,农机、电工、重型、机床、石化等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电工、农机行业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 在重点装备行业中,利润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铁路运输设备、船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铁路跨越式发展为铁路运输设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环境;2004年开始的全球船市景气周期和造船行业向中国转移,中国船舶制造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规划、高速公路投资加速、出口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强劲增长的动力;..2006年1月6日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宣布铁路“十一五”改革目标、原则、重点任务。铁路“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公里,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分别达到45%以上;“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25万亿,年均投资达到2500亿元,其中2006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1600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铁路投资超过十五期间的两倍,铁路投资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大幅增长。 由于全球运力的供不应求和运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世界造船业的发展,全球造船市场在03-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订单持续攀升,价格大幅上涨,到2005年中期,与03年初相比,大部分船价涨幅在80%以上。船舶行业签单到交船期一般为1.5-2年,2003-2005年全球船市的景气高度上升,以及中国在造船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形成的造船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船舶业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规划、高速公路投资加速、出口市场快速增长成为机械行业强劲增长的拉动力,起重运输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复苏以后,在2006年开始迎来井喷行情。 在全球商品牛市的推动下,为矿山采掘、石油勘探开采等资源企业提供相关装备的专用设备行业开始分享商品牛市的饕餮大餐,2006年1-5月份矿山冶金钻采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保持较快速度。 (二)交运设备行业由于同期基数较低保持快速增长;商用车出口加速,国内需求结构调整 2006年1-5月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形势良好,累计产销305.3万辆和297.43万辆,同比增长31.77%和30.84%。1-5月份汽车工业实现利润284亿元,增长70.8%。 2006年1-5月份,乘用车产销216.77万辆和211.27万辆,同比增长46.15%和44.21%;汽车行业同比快速增长固然存在基数较低的原因,但可以确认的是汽车行业经历近两年的周期低谷后步入了新一轮的恢复性增长通道,行业月度利润总额恢复较快同比增长,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库存周转率在前几个月份快速提升,整车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出现较大回升。 2006年1-5月份,商用车行业产销88.53万辆和86.16万辆,同比增长6.19%和6.61%。重卡和大中型客车保持平稳增长,出口成为拉动重卡和大中型客车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市场中,重卡需求结构向大吨位重卡转移以及“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吨位重卡的需求拉动,带动国内斯太尔平台重卡企业在经历05年的极度低迷后呈现恢复增长。 (三)机械交运设备行业上半年股价表现与良好的行业基本面相符,2006年上半年机械交运设备行业重点上市公司股价走势明显优于大盘。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机械设备和交运设备行业指数在前120个交易日中分别上涨79.62%和75.01%,位列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第四和第五位,略输于前三位的有色金属(106.43%)、食品饮料(97.02%)和商业贸易行业指数(85.66%)。相对大盘而言,2006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48.07%和41.60%,而机械设备和交运设备行业指数分别上涨74.71%和73.64%,走势明显优于大市。 上半年,机械交运设备行业188家上市公司中,涨幅超过100%的有51家,占比27%,占全部A股中涨幅超过100%的230只股票的25%。在全部机械交运设备上市公司中,钻采设备、军工、造船、工程机械、机床、电力设备、商用车行业相关重点上市公司走势强劲。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上游装备制造企业,北方股份以294.88%的涨幅排在全部机械交运设备上市公司的涨幅第一,而我们也注意到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半年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一。 二、下半年装备制造业行业、交运设备行业投资策略 1、大国地位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装备制造业与资源类企业并列为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重化工业化)时期的两大上游投资主题装备制造业指那些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企业的总称,也指资本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它集中地反映了一国总体的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从全球工业化发展的路径来看,中国已经逐步从以农产品和轻纺轻工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走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也就是重化工业化时期。与工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相比,重化工业化时期对矿产资源、能源消耗的需求急剧扩大,同时重化工业化时期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装备制造业是信息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降低资源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因此装备制造业将与资源类企业一起成为中国重化工业化时期的两大上游投资主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受益于强大的国内需求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我国逐步走向全球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我国集成电路设备95%倚赖进口,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70%依赖进口,一些大型高新技术成套设备目前仍然面临主要倚赖进口的情况。 6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政府已经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以从财政税收政策、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等方面提供支持,全面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 2、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提升时期《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不仅为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还提出了有关政策支持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市场为导向的重组并购,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对机械行业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形成立体面的支持,我国装备制造业将进入快速提升时期。 《意见》提出在16个领域重点突破,未来机械行业中受益的主要子行业有:作为装备母机的机床行业,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及高压输变电装备,大型海洋港口设备(包括大型船舶及大功率柴油机配套装备),大型矿山能源设备,高速铁路设备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大型施工机械,环保设备,国防军工装备,民用飞机及发动机,高效新型纺机等。 3、关注技术进步与中国比较优势的相互提升,从装备中国走向装备世界从机械行业中各子行业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子行业已经确立了或正在确立其全球竞争优势,而且这种竞争优势预计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如我国的港口设备、集装箱、缝纫机械等。而多数子行业处于正在逐步确立竞争优势的时期,其国际行业地位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如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造船、制冷设备、钻采设备、轴承产品等。 中国在集装箱、港口机械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成就了我国A股市场中的两只牛股:中集集团和振华港机,从2000年到2005年,中集集团的世界市场份额从36%提高到57%,振华港机的世界市场份额从30%提高到68%。而在这两家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的六年中,中集的股价上涨了3.3倍,振华港机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了4.7倍。虽然企业的成功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形成,但中国在集装箱和港口机械行业上取得的全球地位,应该首要归功于自主创新和中国比较优势。 中国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造船、制冷设备、钻采设备、轴承产品、其他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出口近几年来也在快速增长,我们认为这些行业在全球已经逐步在获取中国的比较制造优势,但要取得类似于集装箱和港口机械行业的成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装备提供商,从装备中国走向装备世界,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很显然,我们能从这些行业中寻找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比较优势相互促进的公司,随着其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将会显著改善这些行业的盈利能力。 船舶制造行业:全球船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进一步加速,2003-2005年全球船市景气快速上升带来行业盈利快速上升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我国船舶制造完工量同比增长42%,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7%,手持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到2006年1季度,国内船舶制造企业接单已经占到全球份额的28%,全球船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进一步加速。行业内相关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逐步进入高价订单执行期,预期未来2-3年船舶类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将大幅增长,我们更看好行业上游提供相关关键设备的公司,产能扩张形成的进一步进口替代,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将成为未来的看点。 钻采设备:受益于全球商品牛市,行业景气度继续提升受益于全球商品牛市,为矿山煤炭石油等资源类企业提供勘探钻采设备的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在商品牛市中订单拉动型的业绩增长,目前在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成套设备质量可靠性提升过程中,我国钻采设备行业装备全球的能力正处于稳步提升阶段。 工程机械:关注未来行业整合成就全球性大型工程机械装备提供商的机会“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二年是工程机械产品采购的高峰期,虽然受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市场预期政府会出台相关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我们注意到本轮工程机械的景气度提升主要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增长带动,在“十一五”规划开局的前两年政策出现调整的可能性不大。而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开辟国外市场的力度加大,预期未来数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将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速。《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的具体振兴措施第一条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和产业结构。结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确定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关注工程机械行业中保持多年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现金流的龙头公司,行业龙头在未来的行业整合中将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