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行反倾销 宁波紧固件业抱团应对
来源:中国工业报
自2004年欧盟对我国不锈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后,2006年又开始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钢紧固件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获悉,欧盟"欧洲工业紧固件组织"拟于近期向欧委会递交申诉书,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钢紧固件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欧委会很有可能接受申请,预计9月份正式立案调查。 在2004年欧盟对我国不锈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后,2005年裁决征收11.4%~27.4%的反倾销税,对我国紧固件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为何短时间内欧盟对我国紧固件行业连续提出反倾销调查呢?这与这两年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 产品出口急剧攀升 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统计,2005年中国紧固件产量达到390万吨,占世界紧固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出口产品150.75万吨,创汇达到17.85亿美元,位居我国基础件产品出口之首。 紧固件专业协会会长冯金尧说,"十五"期间,中国的紧固件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4.32%,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23.07%,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4.91%,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率为31.95%。到"十五"末,产量比"九五"末翻了近一番,销售收入是"九五"末的2.7倍,出口总量是"九五"末的近3倍,出口创汇是"九五"末的3.8倍,这大大超过了"十五"计划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紧固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宁波召开的中国紧固件进出口贸易研讨会就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荷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采购商。 冯会长介绍,目前行业已有200多家外资企业,占全部总资产的1/4,这其中台资的比重较大。他预计,"十一五"将会是紧固件行业的第二个引资高峰,因为像日本、韩国许多为汽车、电器行业配套的企业,已经表达了合作的初步意向,还有美国、德国等代表团来考察洽谈。 宁波紧固件的地位 宁波是我国主要的紧固件出口基地,目前有上千家紧固件生产企业。2005年宁波市紧固件行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00亿元,占到全国同行业的1/3。 在全国销售收入规模达亿元的39家紧固件企业中,宁波就占了20家;出口创汇在500万美元以上的29家紧固件企业中,宁波就占了19家,这些企业的出口数占全行业出口的31.8%。 而此次欧盟对中国的碳钢紧固件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将给宁波紧固件带来沉重的打击。这是因为宁波紧固件生产企业90%有以碳钢为材料的产品,据统计,该案将涉及宁波市9000多万美元紧固件产品出口,为宁波市近年来遇到的第一大反倾销案。 为此,宁波紧固件工业协会组织下属20余家骨干企业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已经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和收集相关材料,准备集体应诉。宁波紧固件工业协会樊玉龙表示,以前宁波市企业参加的反倾销诉讼多为企业单独行动,少有团体性的诉讼,这给胜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次协会组织行业内企业集体应诉,实现资源共享,相信胜诉的概率会更高。 产品结构亟待转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紧固件产量稳居全球第一,但产量占的比重与销售额不成比例,298亿元的销售额却仅占世界总销售额的10%左右;出口的平均价格为1240美元/吨,低于亚洲其他国家的平均价格水平。比如日本紧固件行业的平均价格是2204美元/吨,韩国是2326美元/吨。尤其是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平均价格高达9000多美元/吨,相差8倍。凸显了我国紧固件行业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 如何摆脱一方面靠大量生产与出口中低档普通紧固件赚取微薄利润,另一方面却又高价大量进口汽车、IT行业及重大工程用高强度、高精度、异型紧固件的现状,冯会长认为,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升级,改变现在出口产品的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