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配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自动给料,自动传送、自动装入、连接,自动检测以及自动调整等。
决定装配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年生产纲领。适合于自动装配的基本调节内是:眼皮一定的生产批量;零、部件满足自动装配结构工艺性要求,主要的有易定向、便于自动给料、自动传送,有良好的装配基准和足够的装配空间。
自动装配装置。
自动供料装置
自动供料一般包括储料、定向、隔料及供料等内容,供料系统包括上料装置、传送装置、擒纵机构等部分,其功能使零件从散装状态经过供料系统后,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位置和角度到达待装状态。
供料作业的自动程度及可靠性与装配零件的结构、状态等特有密切关系,在设计、应用自动供料装置时,首先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分析产品的批量及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物理等特性,确定供料装置的类型、自动程度,提出对进入装配前零件在表面质量、清洁度、静电剩磁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零件在静止状态下的稳定性、安全性、可布置性和运动状态下的方向稳定性等待性,进一步确定供料装置的上料、输料、擒纵等具体结构。
自动供料装置必须具备储料、隔料、上料功能,自动程度的主要区分在于是否自动完成定向、检测、剔除等功能。
供料装置可分为料斗和了仓式,前者可自动上料,后者多为半自动装置。两种供料方式的主要特点见表60-1。
表60-1 料斗式与料仓式供料的特点
类型 |
零件尺寸 |
零件形式 |
产品批量 |
容量 |
自动程度 |
定向功能 |
剔除功能 |
效率 |
柔性 |
装置结构 |
料斗 |
小、中 |
较简单 |
较大 |
较大 |
较高 |
一般自动 |
可以设置 |
较高 |
叫低 |
较复杂 |
料仓 |
中、大 |
可以复杂 |
中等 |
中等 |
中等 |
一般人工 |
一般没有 |
较低 |
较高 |
较简单 |
1. 料斗
料斗具有自动定向功能,使散乱堆放的零件借助于各种驱动力,经料整理产生各种运动以调整位置、方位、并逐个排列。
料斗的典型结构为振动式料斗(见图60-1),在料斗工作时凭借驱动产生微小振动,利用振动、摩擦使零件产生需要的运动。振动式料斗用途广泛,能够处理易碎的及较粗糙的零件,主要不是不足之处是会产生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