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57.18亿元,同比增长25.94%,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45.21%,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只有大连机床集团和沈阳机床集团两家,其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以下。
其中普通机床和简单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增速明显趋缓,重型和精密数控机床增长仍高达40%以上。2007年1—8月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32.35亿元,增长25.84%。
机床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4家,其未来五年的增长空间自然而然的将聚焦在大型化和精密化等中高端数控机床的替代进口上,因此,我们对投资价值的排序为:
秦川发展:精密机床龙头正向大型化拓展(VTM180和YK73125等);
交大科技:精密与大型机床龙头(DOS合资与沈机介入等);
沈阳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推升企业向数控化和大型化发展;
青海华鼎:铁路配件机床龙头,需求拉动开始启动。
4.2、铁路装备:投资拉动开始提升业绩
2006年,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5.01%和20.03%。整个行业已经摆脱了多年的经营困境,进入利润总额大幅增长的快速复苏期(增速较大是因为基数较低),2007年1—8月,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46%和217.40%。京沪高铁预计在2008年开工,铁路装备行业将正式步入受铁路大开发需求拉动的高景气周期之中。
铁路“十一五”规划:
年均投资:500—2500亿元;
运营里程:7.5—9.0万公里,增加1.7万公里;
机车保有量:1.7—1.9万辆;
客货车保有量:59.1—74.5万辆。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其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全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年均GDP增速高达9.67%。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货物运输需求增长了5.5倍,客运需求增长了8倍。然而,我国运输能力的增长却长期以来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铁路运输,1998年至2005年七年来营运里程只增加了12%,目前全国每天有28万辆左右的请求车,而铁路装车满足率不足一半,运力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运能短缺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必须加快铁路发展,建设一个发达完善的铁路网。
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是我国许多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夙愿。有关部门综合运用合理运输负荷、系统动力学模型、参照国外运输网络规划等多种方法,对铁路网规模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铁路网规模应在12万公里左右的结论。2004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