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基金属清洗液的排放水在废水治理上存在困难时,可以考虑使用碱液清洗液或有机溶剂。
碱液清洗主要供清除金属表面的油脂和污垢,及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浮渣、尘粒、研磨料等污物,碱性清洗液的配制常为多种组分,主要控制适宜的碱度。一般条件下,碱度随金属工件的材料和表面粘附油污的严重程度确定,对于钢铁件粗荒清洗。pH值为12~14;一般油污的粗荒清洗,pH值为11~12;有色金属工件,pH值为10~11。碱度大时轻金属件、有色金属件将发生腐蚀,为此须考虑在清洗液中加入硅酸盐,以使工件表面形成保护膜。
可供作清洗液的石油溶剂有柴油、煤油、汽油以及防锈汽油、航空汽油等,这类溶剂的易燃、易爆性及挥发性一般随其对油脂的清洗力上升面上升,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安全防护措施,氯化烃类溶剂中有多种适宜作为金属清洗液。
常用碱液清洗液、氯化烃类溶剂及其混合溶剂的工艺要素分别见表58-4表58-5。
表58-4 常用碱液清洗液的工艺要素
序号 |
组分名称 |
含量/(g/L) |
工艺参数 |
pH值 |
适用性 |
1 |
氢氧化钠
磷酸钠
碳酸钠
硅酸钠 |
50~100
10~35
10~40
10~30 |
清洗温度80~90℃
浸洗12~15min |
与具体含量相关 |
钢铁件,对抗蚀性强的材料可以取较高的pH值 |
2 |
氢氧化钠
磷酸钠
碳酸钠
硅酸钠 |
5~10
50~70
20~30
10~15 |
清洗温度80~90℃
浸洗5~8min |
与具体含量相关 |
钢及铜合金件 |
3 |
碳酸钠
氢氧化钠
磷酸钠
|
8
4
3 |
清洗温度80℃
喷洗1.5min |
12~13.5 |
钢铁件 |
4 |
碳酸钠
磷酸钠
水玻璃
海鸥润湿剂 |
40~60
40~50
2~5
0.004~0.005 |
清洗湿度70~90℃
浸洗 |
≥8~8.5 |
铝及铝合金件、须加硅酸盐类控制pH值 |
5 |
碳酸钠
磷酸钠
皂粉 |
50~60
20~40
1~2 |
清洗湿度70~80℃浸洗 |
12~13.5 |
黄铜、锌等工件 |
表58-5 常用氯化烃类及其混合溶剂清洗液的工艺要素
序号 |
组分名称 |
质量含量(%) |
主要参数 |
适宜范围及注意事项 |
1 |
稳定化1:1:1
三氢乙烷 |
|
除油清洗力优于汽油,主要用于浸洗和气相清洗,亦可喷洗、超声波清洗和擦洗 |
主要清除钢铁件表面残存的研磨膏,清洗铝件时稳定性较差,含水量应小于400×10-6 |
2 |
三氟三氢乙烷
(F113)乙醇 |
65
35 |
一般不燃、稳定,凝固点-78℃ |
清洗带极性的油泥,特别是印刷电路、继电路上的焊渣 |
3 |
三氟三氢乙烷
(F113)甲醇 |
93.5
6.5 |
一般不燃、稳定、沸点39.6℃,凝固点-38℃ |
清洗离子性污垢和焊渣 |
4 |
三氟三氢乙烷
(F113)丙酮 |
96.8
13.2 |
一般不燃、稳定、沸点44℃,凝固点-101℃ |
清洗塑料和弹性件上熔融的脱模剂及电子组件,与轻金属长期接触会离解 |
5 |
三氟三氢乙烷
(F113)异丙酮 |
65
35 |
一般不燃、稳定、,凝固点-70℃溶解力强 |
清洗有机和极性污垢,焊渣和工件表面上的水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