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系关于装配工作的原始资料
通过对产品装配图和技术要求的研究,深入了解产品及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方式及要求。如果发现原始资料在完整性、技术要求、结构工艺性及尺寸链等方面有缺点或文艺,应及时提出,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分析产品的装配结构工艺性。
2.确定生产组织形式
装配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结构特点。确定装配组织形式后,也就相应确定了工作 地布置,运输方式等内容,对总装和部装、工序划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所用的工装设备等都有很大影响。
常用装配组织形式的一些基本特点见表57-4。
装配组织形式可以根据生产情况混合使用。如长规格的直线滚动导轨轴的作业采用固定式装配,最终组成导轨副产品。
3. 划分产品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从装配工艺的角度出发,将产品分解为可以独立装配的各级部件及组件。应尽可能减少进入总装配的单个零件以缩短装配周期。
划分装配单元后,要确定各部件,组件的装配顺序,首先选择装配基准件。基准件通常是装配单元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一般应具有相对较大的体积,质量和足够的支承面。几转件应尽可能没有后续加工工序。例如,在普通车床的床身装配中,床身零件是床身组件的装配基准件,床身组件是床身部件的基准件,床身部件是机床产品的基准件。
基准件在装配单元中首先进入装配,然后根据装配单元的具体结构,按照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的规律确定其他零、部件的装配顺序。
确定装配顺序后,即可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
表57-4 常用装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
组织形式 |
工艺特点 |
适用对象 |
固定式装配 |
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工作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上进行装配,所需要的零件汇集在工作地附近。当批量很小时可以由同一组工人完成全部装配工作,对工人技术要求高,装配周期较长。批量较大时,可以由几组工人在不同工作地同时进行部装和总装,采用高效的夹具等装备,在总装场地形成转对象固定而操作者流动的流水作业。 |
小批、成批生产或大型产品生产,如机床或重型机械 |
人工移动式装配 |
装配对象用人工依次移动,操作者只完成一定的工作,工作场地和设备按装配工序的顺序不止,生产效率高,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稍低,设备费用不高。对生产节拍有明确要求,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
小批、成批及批量较大但工作较精细的轻型产品,如滚动导轨副的滑板部件 |
机械传送式装配 |
装配对象用机械化传送线依次移动,主要由人工和高效的工具,装配进行装配。生产率高,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调整者技术要求较高,设备费用较高,节奏性强,但灵活性较差,对工艺相似的多品种产品宜采用具有柔性的传送方式 |
成批或大批生产,如汽车发动机 |
刚性半自动及自动装配 |
装配对象用机械化传送线依次移动,装配作业主要由自动机完成,半自动装配用人工上、下料,部分装配作业由人工进行,全自动装配包括自动上,下料,生产率高,质量稳定,设备费用及调整要求高,节奏性强,但灵活性差 |
大批大量生产,如滚动轴承、冰箱压缩机,汽车变速箱 |
柔性半自动及自动装配 |
以茁壮陪中心,装配机器人及可编程乃至可重组的传送线为装配系统的主要组成,大量应用高新技术,设备费用及管理,控制要求高。能保证较强的生产节拍和缴高的灵活性 |
批量生产的各种中下型机电产品 |
4. 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的一般原则
1)前面工序不应妨碍后面工序的进行。因此,预处理工序要先行,如清晰、倒角、去毛刺和飞边、防腐除锈处理、油漆等安排在前。
2)后面工序不能损坏前面工序的装配质量。因此,冲击性装配、压力转、加热装配、补充加工工序等应尽量安排早期进行。
3)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运输,翻身、转位等工作量。因此,相对基准件处于同一放位的装配作业,使用同样装配工装、设备或对装配环境有同样特殊要求饿作业应尽可能连续安排。
4)减少安全防护工作量及其设备。对于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物质或零、部件的安装,应尽可能放到后期进行。
5)电线、气管、油管等管、线的安装根据情况安排在合适工序中。
6)即使安排检验工序,特别是在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后,要经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后面的装配工序。
(2)划分装配工序,主要工作如下:
1)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各工序的作业内容。
3)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序,需要时要拟定专用装配的设计任务书。
4)制订各工序操作规范,如清洗工序的清洗液,清洗湿度及时间,过盈配合的压入力,变温装配的加热温度,紧固螺栓,螺母的旋紧力矩和旋紧顺序,装配环境要求等等。
5)制订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检测项目和方法。
6)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并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节拍
5.填写装配工艺规程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不需要制订装配工艺卡片,只用装配图和装配工艺系统图指导装配。
成批生产时,通常制订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不用装配工序卡片,但过程卡片要比较详细,标明主要工序内容,工人技术等级及时间定额等。关键工序也要制订装配工序卡片。
6.制订产品的检测和实验规范
产品装配完毕后,要按设计要求制订见得和实验规范,内容一般为:检测和实验的项目及质量指标,方法、条件及环境要求,所需工装的选择与设计,程序及操作规程;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措施。
许多机电产品的检测和实验规范有相应的国家标和国际标准,要参照有关标准,制订探戈的企业检验和实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