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方法 |
工作原理 |
工艺要素 |
注意事项 |
电解清洗 |
除清洗液的清洗作用外,还依靠从电极上逸出气泡的机械作用剥剥离金属表面粘附的污垢 |
电流密度:粗洗20~30A/dm2,精洗5~20A/dm2,清洗温度;粗洗>80℃,清洗60~80℃,清洗时间:粗、精洗均为接成阳极0.05min |
多将工件接成或阴极,在工件表面的氢脆现象很难控制时才接成阳极 |
气相清洗 |
清洗掖经加热与蒸气形成气相区,溶解、冲洗工件表面的油脂,能克服浸洗、喷洗中清洗被污染的缺点 |
清洗效果好,设备复杂,劳动安全及管理要求严格。
清洁度要求高的工件,成批生产的中小工件 |
须配置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防止清洗液的蒸汽散逸,洗涤槽内壁应涂复防腐蚀材料 |
高压喷洗 |
利用高压射流喷射于工件表面,形成冲击、冲蚀、疲劳和气蚀,清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酒漆、薄锈等 |
主要工艺参数为压力p和流量Q,所需功率为p=pQ;常用压力为5~10MPa.大型工件的高效率清洗宜取22~44MPa,可以高达70MOa |
发展趋向是提高压力随着压力提高,对喷嘴、管件、密封件要求提高、需要防止射流反弹及清洗液雾化 |
超声波清洗 |
使清洗中产生大量随超声波振动作声成闭合运动的气泡,冲击、剥离工件表面的污垢 |
采用水基清洗液,三氢乙稀,对小型工件工作频率宜为15~20KHz,微型工件可取300~800KHz;清洗温度对水基清洗液宜为35~45℃,三氢乙稀宜为70℃,易蒸发、易燃清洗液在常温使用。清洗时间一般为3~6min,表面平整,油污少时可取2~4min。 |
工件上重点清洗部位对准辐射面,清洗过程中保持清洗液充满;调节超声波发生器与换能器频率一致,循环使用清洗液时进液速度不可太快 |
多步清洗 |
综合应用多种清洗方法,根据工件部位及污垢类型采取针对性清洗方法 |
粗洗:清洗严重的油脂污垢,常用浸洗;中间清洗;针对工件不易洗净的盲孔、凹槽作局部重复清洗,常用超声波、气相组合清洗或喷洗,终洗;达到规定的清洁度要求,常用超声波或气相结合清洗 |
必须配置工件自动传送装置,各步清洗按一定生产节拍依次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