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不易,难溶金属的加工更是一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左铁镛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特别是在难熔金属材料及加工方面造诣很深,为我国国防、军工、电子工业用基础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1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左铁镛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上个世纪70年代初,作为我国难熔金属材料和金属加工领域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左铁镛发现我国占世界首位的钨(钼)矿产资源正处于严重流失的状态,他和专家们联名上书国务院领导,大声疾呼:必须发展自己的钨、钼深加工业。 他精确地揭示了钨(钼)材料的脆断机制,阐明了加工形变及热处理参数对脆性影响规律,提出了钨(钼)材料的强韧化途径和实施技术方案。然后,又将这些研究成果在许多工厂实施,使钨(钼)板材、钨棒材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实现我国钨钼加工制品首次出口创汇,改变了我国钨钼“原料出口,制品进口”的局面。 左铁镛建立了掺杂钨丝的“气泡强化机制”和钾泡“弥散模型”;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过量钾在晶界富集又是钨丝脆断的重要因素”的观点,给出了钾最佳控制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获得最佳强韧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他的课题组也被认为是国际上研究掺杂钨“少数几个先进小组之一”。 稀土掺杂钼功能材料研究中,左铁镛以稀土钼取代了工作温度高、脆性大及有放射性污染的钍钨阴极,首次成功制成了实用型镧钼阴极的FU-6051电子管。这项成果“在机理研究上为国内外首创,在工艺研究上取得突工艺研究上取得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2004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2004年,左铁镛被聘为国家循环经济咨询专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项目。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