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估值以及市场热点的变化来看,股指在突破3000点之后,进一步上涨所累积的风险,已逐步有所加大,投资者在策略选择上,有必要逐步转向"防御"。 自今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炒作主要围绕题材股、绩差股展开。从历史经验来看,题材股、绩差股的疯狂,往往意味着一个阶段性行情的即将结束。因为除了极少数的绩差股和题材股最终能够"鲤鱼跳龙门"以外,大部分题材股和绩差股的炒作其实是在累积风险,尤其部分退市风险很高的*ST类个股。而市场对题材股的炒作热情,将随着年报风险的明朗而受到抑制,股价届时难免会出现剧烈波动。以"杭萧钢构事件"为标志,管理层近期持续加大了对证券市场上的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也将使得题材股在后续市场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虽然蓝筹股受良好业绩支撑,短期面临一定的"补涨"要求,但这种"补涨"的幅度将受到其估值的制约。统计显示,目前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36倍左右,对应的年收益率只有2.78%,已低于目前10年期国债约3.50%的到期收益率。 因此,大盘在3000点以上需要整固。投资者不妨逐步降低持仓比重,积极防御市场中期调整的可能到来。 短期品种选择方面,我们认为在近期持续受到资金关注的行业,首先值得短线投资者密切关注。 统计显示,近阶段A股市场上23个行业均表现为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化工、交通运输、房地产、机械设备、交运设备5个行业则是近期资金净流入的前五名行业,化工和交通运输两个行业在一周多的时间里,资金净流入量更是超过了100亿元。 中长期来看,投资者近期不妨把配置的重点,更多地倾向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攻守兼备"的估值优势品种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