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总部所在地济南,法因数控也不为大多数人熟知。但在钢结构数控机床等领域,法因数控却是大名鼎鼎的“巨人”,因为它占居了行业95%的份额,并谱写了诸多商业传奇。近日,记者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企业。 日前,在位于济南高新开发区的总部,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迎来了自己的贵宾——战略合作伙伴意大利菲赛普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总经理等一行六人,贵宾此行在洽谈战略合作有关事宜的同时,还给法因数控带来了向西欧出口三百万欧元的高端数控机床的合约,而在前两年,双方还是生意场上硬碰硬的对手。 打出来的“国际姻缘” 对于国内许多企业来说,攀“洋亲”是件梦寐以求的大好事,但法因数控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 法因数控是家成立于1998年的民营企业,就是这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民企,在此后多年的生意交手中,让来自意大利的全球最大钢结构数控机床制造商菲赛普刮目相看。这是因为,自1975年打入中国市场,直至2000年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钢结构数控机床市场几乎就是菲赛普的天下。但此后,由于法因数控的介入,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到2003年时,国内钢结构数控机床市场就已被法因占领了高达95%的份额。 出于同行间的尊重与信赖,法因数控与菲赛普由对手变成了朋友。为了加速“法因制造”向“法因国际化制造”的转变和提升,法因数控向菲赛普抛出了橄榄枝,后者很快做出了积极回应,因为对菲赛普来说,要保住颇具诱惑力的中国市场,法因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有了真正的利益互补点,双方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记者注意到,菲赛普与法因数控的战略合作并没涉及资本的融合,而是统一整合全球市场:法因成为菲赛普在中国的合作生产基地和在中国的唯一代理商,菲赛普则成为法因钢结构机械的国际分销商。同时,菲赛普还向法因提供技术提升和员工培训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法因数控掌门人李胜军介绍,合作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合作产品在国际、国内同类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合作,拿来什么,拿出去什么,必须结合法因自己的实际来定,单一的资本合作对于法因来说既不急需,也存在某些风险。 专做国内没有的产品 可以看出,在对外寻求合作的过程中,法因人表现得主动且“牛气”,而这要归功于法因选择的独特发展之路及由此取得的成就。 国内从事机床研制的企业数不胜数,竞争也十分激烈。1998年初,在原机械部某科研单位工作的四位技术人员走出来,“下海”创办了法因。李胜军介绍,创业之初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干什么,做技术出身的他们确定了做国内没有、与国际接轨产品的方向,并最终定位在高端数控成套加工设备领域。不久,钢结构的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建筑领域,这给了法因千载难逢的机遇,李胜军说起这些时总认为法因是很幸运的,因为21世纪被称为钢结构世纪,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无污染、可再生、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国内外都在大力推广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法因已从组建之初的100万元注册资金发展到现在的2.37亿元净资产,并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发展后劲。李胜军告诉记者,法因从成立至今均定位于国内企业未能做到的国际“流行”技术,因此法因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每年至少有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去年法因研发出了20多个新产品,尽量储备更多的新产品,市场一旦跟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对做企业和市场已颇有心得的李胜军说,中小企业必须做到主业突出、产品集中、纵深性强。 创业四股东主动交权 法因是由4名原始股东联合创立的,每人各持1/4股份。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除接触到现任董事长的李胜军外,没有见到其他3名原始股东,因为法因总经理是由职业经理人担任的,李胜军称,他们原始股东更关注的是未来的法因,现实的法因则是属于职业经理人的。 “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些原始股东总感觉企业是个人的,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可以管,你不能管。毫无疑问,原始股东多半具备某些特质和诀窍,在创业初期很奏效,当形成一定规模后,就不难发现,公司治理知识结构与人才储备就跟不上发展需要,短时间内又难以自我补偿,就必须引进‘空降兵’来支持,应该让职业经理人放手去做。”李胜军说。 由于法因是同行中的老大,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更难,为此法因采取了两步走策略,先将“空降兵”引进来,并放在总经理助理位置上培养,然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扶正。现任总经理职位的黄成就是位职业经理人,并在法因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上工作了近3年。 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解决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后,法因数控最近又拿自己的原始股权开刀,李胜军透露,他们目前正着手引进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的金融学博士做法因的新股东,这样一可解决股权长期稳定带来的企业惰性,又可使股东层在认识及知识体系上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