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量集团作为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一员,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装备的企业。哈量主要生产精密量仪、数控刀具及工具系统、数控机床、通用量具和标准刃具五大类产品,产品被誉为工业生产上的“眼睛”、“牙齿”和“工作母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产品质量和“LINKS”品牌享誉国内外。
经过多年来的调整改造,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机床工具行业的复苏与快速发展,哈量集团呈现了跨越式发展态势。2005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全资并购了在国际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生产领域较有影响的德国凯狮(KELCH)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哈量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回顾哈量集团五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发展路程,自主创新一直伴随着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发展战略的始终。1955年正式开工生产时,哈量集团仅能生产通用量具和标准刃具两大类产品;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自主上马了光学、气动等精密量仪类产品;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内外市场对高档数显量具和数控刀具产品的需求,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高档数显量具和数控刀具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哈量与名牌大学合作研制开发生产了新概念六足并联数控机床,并率先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进入新世纪以后,又以自主研发为主,相继与一些高等院校共同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研发了三坐标测量机、表面轮廓测量仪、CNC齿轮测量中心等先进精密量仪类产品。
到目前为止,哈量集团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之一,可提供七大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其中包括:
·CNC齿轮量仪系列产品。其中3920型大型齿轮测量中心最大可检测直径达2米、重10吨的齿轮,是继德国和美国的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三坐标测量机系列产品。目前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刀具预调仪系列产品。适用于数控机床的刀具调整,高档刀调仪可实现刀具测量的全部自动化。
·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大型自动换刀装置,可实现大型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适合为重、特大型机床生产厂家配套。
·数控机床与刀具之间连接的重要功能部件——HSK刀柄卡具系列产品,适用于高速数控机床的高精度加工。
·超大型通用量具。包括最大可测量直径3米至10多米的游标卡尺、内外径千分尺等,适合于铁路、矿山、造船、机械等行业大型产品的检测与测量。
·数控并联加工中心。适合于加工复杂曲面,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机械加工等行业,目前已实现小批量商品化生产。
一、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不简单地仅指技术创新。
而技术创新也包含三种类型,这就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家通常讲的自主创新一般是指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必须增加科研投入。作为“黑龙江省精密量仪与刀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产业基地”,哈量集团一直特别重视增加科研投入,近三年的科研投入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而且其额度呈逐年增长态势。科研投入的增长,带来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研制出许多市场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增强研发力量,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哈量一方面通过课题以代培方式由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与名牌大学联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以吸引和稳定人才。通过选派业务突出的青年人才去高校培养,已先后有25人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9位博士后进入工作站工作;与此同时,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科技动态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有效地推进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为了调动产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稳定科技人员队伍,哈量还对产品研发人员实行了协议工资制。根据岗位需求和每个人的能力水平确定工资标准,其工资标准尽可能地与社会其它科研院所人员的工资水平接轨。同时,公司还设立新产品开发设计奖和新产品销售提成奖,使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能切实得到应有的回报。
自主创新必须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品牌战略。企业近几年新产品产量、产值率逐年增加,平均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先后有108种新产品投入市场;企业拥有技术专利16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在中央级媒体、专业杂志及国内外重大相关展会上进行广告宣传,使“LINKS”牌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世界市场中国(机械)十大年度品牌”。通过不断强化品牌优势,“LINKS”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得以不断提升。
二、“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和物质交换。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为了解决新产品开发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哈量集团近些年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院校联合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量仪产品、数控刀具产品及数控机床产品,加快了产学研一体化和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回顾哈量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创新实践,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上开发六足并联机床(现已发展为并联加工中心)、CNC齿轮测量中心、三坐标测量机和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等新产品的创新历程,通过集成创新的模式加速发展,使哈量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