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中小电机出口呈连年大幅度递增态势,已成为电工行业五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据统计,2006年电机行业销售产值达12000万千瓦,同比增长 17%;利润达2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中小型交流电机2006年出口额达到了16.33亿美元;微电机和分马力电机2006年出口额达到 19.7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5%。 有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电机行业出口将继续保持15%~20%的增长势头。 行业结构渐整合 目前,我国电机出口90%的市场被亚洲、北美和欧洲包揽。三大市场的平均出口单价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今年以来,出口日本的平均出口单价下滑最快,降低了8.3%。 我国交流电机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泰国和德国,出口总额已达到70%。对美国市场出口额和平均单价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对韩国市场的出口量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2006年下滑了10.4%。对中国香港市场出口量增长12.3%,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1.3%,平均单价同比增长25%。 我国电机对全球出口前十名的市场中,对日本、泰国和印度这三个市场的出口价格出现了下滑,可见日本、泰国和印度市场其价格竞争激烈。 此外,近几年,国有企业在交流电机出口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在下降,出口额只占20.7%,排在了外商独资企业之后。 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出口中占比重分别为12%和5.4%,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多年以来民营企业出口电机一般是靠打价格战取胜。2006年,由多种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电机出口打价格战这种状况得到了改观,出口单价平均增长50%以上,在各类性质企业中增速第一位,这也是一个可喜的转变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要跨过技术壁垒 从产品结构来看,国内企业生产一代交流电机产品的生命周期过长,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迅速提高高效交流电机生产水平和产量。 据悉,欧盟将很快效法美国对进口交流电机设置“高效”技术壁垒,其他一些国家也将纷纷跟进,以保护其国内的同类企业。如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这种变化,将有大批企业陷入被动。 有专家认为,这需要我国制造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商会引导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到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上来。2007年结合海关审价对电机出口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加大对出口交流电机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通过报假合同等欺诈行为,从源头上制止不正当出口行为。维护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引导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效交流电机上下功夫,使出口保持持续、健康和高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