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齿面疲劳现象 Surface fatigue phenomena
由于力的反复作用在表面和次表面产生应力而导致的材料损伤,其特征为齿面金属材料的移失在齿面上形成一些凹坑。
这类损伤属疲劳损伤,不是磨损。
5.1点蚀 pitting
滚动接触或滚动与滑动混合接触的齿面疲劳现象。损伤面的颗粒脱落使齿面呈散布麻点状。
表示齿面一个蚀坑如何在齿面里层发展的一轮齿横截面。
放大倍数:1000
5.1.1初期点蚀 initial pitting
齿面上的小蚀坑很浅,一般起因于凹凸不平接触。通常随着点蚀的作用,凸出部分被消除后,齿面载荷便重新分布,点蚀不再进一步发生(即点蚀受到抑制)。轮齿初期点蚀见于齿轮运转的初期阶段,甚至在低于额定载荷下跑合后,早期也会出现。
大齿轮齿面的初期点蚀。点蚀密度最大区与表面载荷最高区相一致。
5.1.2扩展性点蚀 progressive pitting
在齿轮的整个寿命期间,这种点蚀以一种有加快趋势的速度连续扩展,有时会有一些间断的抑制,但随后点蚀又进一步发展。
调质齿轮有效齿面上的扩展性点蚀。
最大蚀坑在齿面上节曲面附近,较小的蚀坑在下齿面。
在下齿面,滑动运动的分量和滚动运动的分量方向相反,所以它们的速度相对增大。
5.1.3微点蚀 micropitting
油膜相对于重载很薄的润滑条件下运转的齿轮副工作齿面的损伤。损伤面放大后可见密密麻麻成片的微小蚀微小裂纹。
表面硬化小齿轮有效齿面上的微点蚀。
在此例中,由于齿形偏差和螺旋线偏差的影响,微点蚀在整个齿面上呈不规则分布。
滑动方向↑或↓
在低放大倍数显微镜下齿面的微点蚀。
放大倍数:15
滑动方向←或→
在高放大倍数显微镜下齿面的微点蚀。
放大倍数:1000
均匀分布于表面渗碳小齿轮轮齿下齿面的高密度微小蚀坑。
5.2片蚀 flake pitting
齿面损伤的一种形式。其特征是齿面材料有较大面积的碎片脱落,使齿面出现形似倒三角的深度大致相同的浅坑。
轮齿有较大鼓形量的直齿大齿轮有效齿面上的片蚀。
这种调质齿轮因严重过载而出现损伤。
5.3剥落 spalling
术语剥落有时也可用来代替术语片蚀(6.2),但剥落特别用来表示脱落的碎片厚于齿面硬化层且形状不规则的类似于片蚀的损伤。
剥落是一种扩展性微点蚀,当蚀坑聚结并形成覆盖齿面一较大面积的不规则凹坑时,就发生剥落。
氮化小齿轮几个轮齿上最大负载区域的剥落。
5.4表层压碎 case crushing
由于裂纹通常在表层与心部的过渡区延伸,致使大块表层材料碎片逐渐脱落。
这是一种严重的剥落形式。
表面硬化弧齿锥齿轮大轮工作齿面的表层压碎。在轮齿上可看到大量的与小齿轮齿面接触线方向一致的裂纹。一齿面上有大量材料脱落,形成一大的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