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致信祝贺2007年机械工业名牌战略工作研讨会的召开。 于珍会长在贺信中,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机械工业战线的全体会议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环境中,机械工业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呈现出以质量稳定、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结构优化为主要特点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54717.77亿元,同比增长30.06%;工业增加值达到14370.8亿元,同比增长32.12%;实现利润2965.96亿元,同比增长了36%。在统计的95种主要产品中,其中有84种超过上年的产量,占全部统计品种的88.4%;同比增长20%以上的达到40种,占42.1%。对外贸易高速发展,首次实现进出口贸易顺差,实现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为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行业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机械工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取得的突出成果。现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升级,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逐步上升为品牌和文化的竞争。名牌产品作为质量、性能、服务和企业文化的综合载体,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为此,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名牌战略。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我们就要受人欺负。”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名牌是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的一种锐利武器。”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明确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对于我国机械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切实增强我国机械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珍会长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直高度重视行业质量工作,把大力推进“名牌战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引导性、基础性工作,作为促进我国机械工业改革、发展和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组织制定了《机械工业名牌产品战略实施计划》,加速推进行业质检机构联络网、行业计量工作体系、质量人才培训体系和“名牌战略”工作体系等四大行业质量工作体系的建设,促进企业努力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和重点城市努力创建区域品牌。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机械工业已有38类产品,167家企业的177个品牌荣获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有近1500个品牌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在全国工业系统中,机械工业的“名牌战略”推进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今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从我国机械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不断增强推进“名牌战略”的工作力度,重在落实、重在培育、重在创新、重在发展。努力促进广大机械企业提高对加强质量工作、实施名牌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增强做好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自主品牌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名牌战略的宣传力度,推进名牌工作全面展开,通过机械工业名牌战略工作体系,落实和深化2007年各行业、各地方机械工业名牌培育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强化企业名牌意识,促进企业向质量效益型、品牌效益型转化,全面提升机械工业的整体素质。我们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培育力度;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为名牌产品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及时组织开展机械工业名牌工作交流活动;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和落实机械工业名牌产品战略实施计划;加强与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共同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我国机械工业的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产品,努力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行业的振兴做出更大努力。他相信,通过全行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树立中国机械产品在世界的强势地位和知名品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