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10A系列龙门刨床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品,其调速系统采用旋转变流机组供电的F―D系统。该系统需要旋转变流机组,至少包含两台与调速电动机容量相当的旋转电机,还要一台励磁发电机,故存在设备多、体积大、费用高、效率低、安装须打地基、运行有噪声、维护不方便等缺点,但是系统的可逆运行很容易实现,且无论在正转还是反转减速时都能够实现回馈制动,因此在当时曾广泛地使用着,至今在尚未进行设备更新的地方仍使用着这种系统。笔者从网上了解到,不光是笔者所在单位有几台这样设备还在使用,其他单位确实也有这种设备还在使用。为了与广大同行交流维护经验,今以此文为引玉之砖。 1.概述 B2010A龙门刨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由三相380V50Hz的交流电源供电。工作台由直流电机D拖动;油泵、冷却风机、电机放大机的原动机、直流发电机的原动机,分别由单独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RB、FB、B、A拖动。其中交流异步电动机A由Y―Δ起动。 工作台拖动电动机D的速度,是通过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和电流截止负反馈的高电阻电桥系统来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达到速度调节的。电机扩大机控制绕组采用磁差接法,分别将给定电压、电压负反馈、电流截止负反馈与电流正反馈接到扩大机单独的控制绕组0III与0II上。 全部控制电器装在三处,控制柜、悬挂操纵箱和机床上。操纵者使用操纵箱进行操作。工作台自动循环时,由安装在机床床身右侧的行程开关Q-JS1、Q-HX1和Q-HX2或H-JS1、H-HX1和H-HX2进行控制。极限开关1HXC和2HXC也安装在机床床身右侧。1HXC的接点在工作台前进超过极限位置时断开,2HXC的接点在工作台后退超过极限位置时断开。 整个电气线路可分为交流主回路-图1左上部分、交流控制回路-图1右半部分和直流主回路-图1左中间部分、直流控制回路-图1左下部分四部分。其中交流控制回路的电源由两相380V交流电通过熔断器2RL,供给机组的Y―Δ起动控制和控制变压器BK降压至127V。工作台的步进或步退、前进或后退、自动循环,以及润滑泵的控制电源由交流127V通过熔断器3RL提供。直流控制回路的电源是直流220V,由原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A拖动励磁机L整流通过熔断器1RL输出。用于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端电压。(注:图1中继电器JI的触点[240]-[200]应为常闭触点) 2.机组启动 启动前,机组和控制系统应处于就绪状态,即图1中自动空气开关UZ、1UZ、2UZ都在合闸位置,所有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均在释释放状态。交流电源指示灯2e发亮,所有电机的靠背轮都可用手转动,此时就可以开机。(“[101]”内为线号;“↑”表示线圈吸合或触点闭合,“↓”则相反下同。) 按下悬挂操纵箱上的“起动”按钮2A —→ 接触器C-A吸合,时间继电器JS-A吸合,接触器Y吸合 —→ Y起动。随着电机A的旋转,励磁机L就有直流220V输出,使直流时间继电器JS-Δ吸合,其常闭延时释放触点[723]-[725]闭合;当时间继电器JS-A的常开延时触点[705]-[723]闭合,接触器C-B吸合。其常闭触点[717]-[719] 断开,Y接触器释放;常闭触点[H1-D]-[51] 断开,直流时间继电器JS-Δ释放;常开触点[717] -[721]闭合,Δ接触器吸合。时间继电器JS-A延时常闭触点[705]-[717] 断开;继电器JS-Δ常闭延时触点[705]-[717]闭合。完成主拖动电机的Y-Δ转换,机组启动完毕。 机组起动过程中各相关接触(继电)器或触点的动作过程如图2所示。JS-A的延时调节在3~4s,JS-Δ的延时为1s以下。一般使电动机A在Y联结起动至稳定转速后,立即断开Y联结,留出接触器转接时间,即刻转成Δ联结运转,这时JS-A、JS-Δ的延时时间认为是调节得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