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河北省在阜城县城工业区内看到,总投资5亿元的河北三耐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中。陪同采访的阜城县蒋坊乡党委书记黄维国说:“这一铸造机加工龙头企业的诞生,标志着蒋坊乡铸造机加工业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机遇期。”
蒋坊乡铸造机加工业的发展,只是阜城县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该县的“十一五”规划中,勾画了这样一幅蓝图:到“十一五”末,阜城县铸造机加工企业将达到500家,行业总资产达到2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利税达6亿元。在“战略项目支撑、骨干企业带动、技术改造提升”发展思路的引导下,阜城县的铸造机加工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蓝图已略有雏形。
阜城县的铸造机加工行业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现有企业300多家,已初步实现了向专业化、利用高新技术生产的转变。随着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仅2006年,阜城县骨干企业和项目用于科技改造和科技产品开发生产的投入就达2亿多元,占整个固定资产投入的56%。多家骨干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行业内的各种人才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多年的发展中,企业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引进的一批高级技术人员,为行业在模具制作、冶炼、新材料试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发展基础、技术装备和人才三大优势成为拉动阜城县铸造机加工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阜城县把工业泵技改、特钢模具、特钢工具等三大战略支撑项目的建设,加快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继续推行政府部门帮扶企业机制,积极建设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扶持”的原则,针对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包装优势资源、创新招商机制,外来资金注入、加大技改投入、内部机制创新、优惠政策扶持,加速中小型企业的裂变扩张,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
科技是企业壮大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阜城县委、县政府把推动企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推进跨越式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他们不断整合各类科技扶持资金,向铸造机加工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进行重点新产品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资本与技术、产业与市场的融合,打造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和催生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小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