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依托家电、家具等产业发展起来的顺德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门类品种齐全,技术储备与研发力量颇为突出的一个行业。2005年顺德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机械装备及模具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的意见》,把顺德的机械装备与模具制造业作为区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之一。目前顺德机械装备业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并已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 近年来,顺德机械装备业频频出击海外市场,2006年顺德区机械行业总产值超过450亿,增长超过25%,仅去年9月顺德机械设备出口3.2亿美元,同期增长48.6%,顺德机械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顺德机械如何走好国际化?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发海外市场并最终达到企业国际化是顺德机械装备业的必由之路。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记者:近年来顺德机械装备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您认为,走国际化之路是目前顺德机械装备业的必由之路吗? 林建东: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后几年,贸易壁垒逐步拆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将大幅增加,发达的信息网络与便利的交通,更方便各地的商贸往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造就新优势,开发海外市场并最终达到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机械行业也一样,从市场来看,每个企业的市场都不应该局限于局部区域;从竞争角度看,竞争是没有国界的,企业应该参与大区域的竞争。就像运动员只有参加奥运会才能证明自己是最强的。如果企业不走国际化,局限于国内市场,导致的后果是:由于过度的竞争,我们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国外都要短。不少企业投入大量金钱,开发更多产品,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得到有限区域的更多客户,或者是有限客户的多种需求。 有的企业为了不给竞争对手有机会进入自己有限的客户网络,采取多元化产品战略,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开发成本,其后果带来了同行间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很多企业变成了杂货店,过度集中的市场迫使企业采取短期行为,严重影响各行业的长远竞争力。 我们有必要让世界更加了解今天的中国。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不太了解,在很多外国人的脑海中,大陆的印象仍停留在昔日的水平,不知道中国今天的发展变化。我带过很多国家的朋友游览过顺德等地,他们对大陆的进步感到惊讶,初来中国的外国商人面对琳琅满目、质优价廉的商品,都有相见恨晚的感受。多走出去,多请进来,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外销问题上,顺德人就比不上温州人。可以说,温州的经济发展与注重开拓海外市场是分不开的,遍布世界的温州商人给家乡工厂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国际化有利于专业化企业做强做大 记者:那么,国际化对于顺德机械装备业有何意义? 林建东:企业国际化不仅仅是企业产品销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经营的深远影响,它是企业经营质的飞跃,它带来的好处包括:一、有利于走专业化道路的企业做强做大。你只要集中精力做好你的拳头产品就足够了,很多世界级的大企业至今仍然保持经营单一产品及服务的做法,专业化的公司在狭小的市场上会受到挤压,但在全球市场上反而容易脱颖而出,突显优势,麦当劳快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有利于行业合作。行业内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更深一层次的就是有利于民族团结。我们很多企业以损害对手为主要竞争手段,形成恶性竞争局面。反而,较专业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同行间的产品冲突会明显减少,同业间交换信息、相互配套、分享市场成为可能,并会促进同行的结盟与合作。同行并非冤家,可以成为伙伴;三、实现产销分离,更有利于公司管治。生产基地与市场在同一地区,对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技术、销售管理增加了难度,企业内控成本高、风险大。在顺德,技术部长与销售员到外面另起灶炉的很常见,反而东莞的外销型企业发生这种情况较少;四、企业国际化,有利于实施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长治久安。在海外,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眼光,你就可以放心地培育你的市场,实施你的五年计划。而在国内,你的举动很快就会引来众多同行跟进,你来挖井,大家来喝水;五、企业国际化,参与国际性竞争,会让你开阔视野,找出差距,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企业进步的源动力。
顺德机械企业有实力国际化 记者:很多企业认为,走国际化路线并不容易,因为海外市场没有国内市场熟悉,而且总认为国际市场的门槛很高。您怎么看? 林建东:企业国际化的门槛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只要敢于尝试,开发泰国市场比开发中国东北市场来得轻松。我们针对几个影响产品进入市场的因素做些分析:一、价格因素。无可争议,今天的中国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几乎找不到对手,难怪欧美经常搬弄反倾销手法,抵制中国货。如果你在销售中间环节处理得当,不被分销商层层剥皮,你的利润将是丰厚的,而在国内望尘莫及;二、质量因素。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淘汰,生存下来的基本上都不会太差,就拿顺德的家电、家具和机械产品质量水平和性价比来说,绝对有竞争力。退一步说,就算你的产品略逊色一些,对付海外的低端市场也够你吃了,当然,要树立品牌必须有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三、知名度。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各色各样的展览会、报刊等传播媒体,等着你来做生意。要让足够多的外国客人知道你的存在,估计不会花太多的钱和时间;四、营销因素。在国外推销产品,处理人际关系要比国内简单得多,国外买卖是比较公平的,顾客不像中国的“上帝”那么难伺候。在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你耗时耗力,销售手段五花八门,无章可循,难于应付和管理。而国外一般来得简单直接,注重游戏规则,什么东西都可摆到桌上谈;五、销售及服务成本。如果我们销售一些在当地没有出产的产品,就不存在有销售及服务成本影响竞争力的问题,因为你的对手同样要面对这些费用,另外,应酬外国客人比应酬国内客人所花的时间和费用要少得多。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死守国内拼价格战,应该把开拓更广大的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首选策略。很多企业时到今天,一提到外销,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一样,其实,丢掉这块实在太可惜了。出口买卖的坏账率较少,且可享受国家的退税优惠,这对企业来说又是很大的一块。当没有完全依赖国内市场时,你就可以挑选较好的国内客户做生意,相得益彰,进入良性循环。顺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有众多优秀的产品,只要经营者放眼全球,注重培育更多的国际营销和服务人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不难进入国际市场,企业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并为将来跨国投资经营奠定基础。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关键 记者:企业应该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政府该做些什么? 林建东:走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地区有日本、新加坡和台湾等,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这些地区的企业是如何走国际化的。另外,我们要注意一点,企业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替出口商加工产品,或替别人OEM的做法。我们所指的企业国际化,是出口企业对其产品的技术、制造及营销都要有操控能力,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要有自己的品牌,并参与市场网络的建设,在市场操作中始终扮演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企业必须直接掌握市场动态,参与制定长期的市场策略。但同时,也兼顾好海外合作伙伴的商业利益,实现双赢。 对于企业来说,走国际化之路首先产品质量是关键,你的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要符合他们的标准,具备国际竞争力;第二,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销售方式和渠道,做好售后服务;第三,人才是第一位的,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所谓国际化人才首先是语言,还要懂得目标国家的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等,要有较好的国际商务的能力,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我认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一个一个国家来做,每个地方都要立稳脚跟,售后服务要跟得上,切忌遍地开花。 现阶段顺德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都是以企业自发形式运作,政府如果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为企业壮胆开路,那么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我可以作个假设,如果政府动用足够的资源在东欧或中东协助顺德的企业开拓市场,并以政府名义与当地政府和工商界建立良好关系,建立根据地,我相信一两年后,顺德的产品在当地的销售会因此迅猛增加。政府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钱正是花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