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首页免费注册会员登录会员中心高级搜索| 会员权限减速机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减速机首页>>新闻资讯>>自助新闻>>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广州数控领跑高端市场

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广州数控领跑高端市场


信息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责任编辑:李宏伟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从1991年成立以来,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先后研发的生产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和普及型数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生产基地、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开辟了一条振兴民族数控产业的大道。截至2006年,广州数控共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产品登记书6项,制定产品标准6项。据统计,自2000年起连续7年广州数控销售量居国内行业首位,2006年广州数控的产量已占国产数控系统总量的50%,进入世界同行产量前三位,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国内10多个省市、以及东南亚、南美等近15个国家。2002年至2006年期间,广州数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及利税年均增长率达40%以上。2005年,企业数控系统销售量达24000套,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为3974万元;2006年,企业数控系统销售量达35723套,销售额达4.8亿,实现利税5338万元。广州数控2010年将建成GSK系列数控产品的产业化基础,预计届时企业销售数控系统将达到8.8万套,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2006年,广州数控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高档数控装备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单位,企业凭借强大的核心技术形成市场优势和GSK品牌优势,加快振兴中国数控产业,努力与德国西门子、日本FANUC在全球数控系统市场上形成三足鼎力之势。
  一、坚持以强化产学研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技术结构向高精尖、产业化方向转变
  广州数控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进行项目合作,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进行机床数控系统以及相关分支产品的自主研发。1999年,广州数控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A98系列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数控系统进入中高档配套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当时同类产品国内完成依靠进口,广州数控批量生产DA98系列产品迫使国外品牌同类产品降价50%,打破了国外交流伺服系统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2001年,广州数控继续加强与西安交大合作,引进该校多名博士、硕士参与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了代表国内数控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的五轴联动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日本禁止对中国出口),打破高档数控系统被国外垄断的形势,开创国产数控系统向高精尖、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该项技术也因此被评为国家"十一o五规划"实施十六个专项之一。此外,广州数控GSK系列数控系统配套的国产数控机床也参与了航天神州五号等航天精细精密零件加工,并已编入国防科工委数控设备供应商。通过强化产学研链条,加快推进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广州数控积蓄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广州数控有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工程中心,已获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产品登记书、6项产品标准,实现多项产品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2006年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新产品销售量占公司数控系统销售量的70%。近三年来投产新产品10项,其中,GSK21MA、GSK218M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已进入样机试切削和调试阶段。
  二、坚持以"并行研发"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人才结构向符合型、创新型转变
  为了尽快培育壮大出一支智能型、符合型、带动型的研发人员队伍,广州数控针对从多研发人员来自国内工科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实际,独创了一套"并行研发"的工作模式,即对同一个重要的产品研发计划安排2-3个项目团队并行研发,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高效的项目竞争与激励机制,形成了多团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竞赛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项目团队的技术开发潜能。在你追我赶的竞赛中,各项目组充分发挥创意潜能,往往出现同一功能产品成果有几种技术开发路线。通过对同一成果研发成本优劣势比较分析,企业可以选择最具可行性的研发路线,有效地降低了开发风险和产业风险。技术研发新生力量通过"并行研发",在激烈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技术底蕴平台上,交融信息、比拼技术、总结经验、共享成果。"并行研发"极大地加快了人才培养速度,确保了人才数量质量,为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创新元素和智力储备。据测算,广州数控技术研发专业人员的成熟周期比一般企业缩短了1/3。目前,该企业已聚集各类研发人员500多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60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70%。
  三、坚持以优化服务理念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数控产业向终端化、国际化方向转变
  广州数控率先在全国设立了24个销售服务网点,坚持统一收集终端客户在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和市场需求信息。企业还在在珠江三角地区的工业重镇建起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数控机床连锁超市,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实行科学的人性化超市管理,常年展销国内外上百款名优数控机床,提供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技术支持、系统培训的5S服务,真正实现了机床产品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通过锁定终端信息源,加强企业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科研方案,开展针对性的自主研发,推进技术研发向更符合人性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2005年,广州数控新成立国际业务部,专职负责GSK数控系统和国产数控机床的海外拓展,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地设立了4个海外代理点,产品已经出口到了美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事业不断扩展壮大,出口贸易额不断翻番。
  四、坚持以加强信息化管理促自主研发,加快推进广州数控向创新型、学习型方向转变
  自2004年始,广州数控斥巨资引入了金蝶公司ERP信息化系统,共配备800余台办公电脑,建立起协同于商务模式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方法创新,加强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控制。广州数控还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合ERP系统切合实际地自行研发多款管理软件,使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现代化经营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生产日益网络化、数字化,广州数控将企业内部局域网与研发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把研发人员的经验等无形的知识,变成"可共享可传承的企业的有形的知识",
  彻底改变了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积累方式。同时,广州数控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成为推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大洋网专稿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从1991年成立以来,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先后研发的生产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和普及型数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生产基地、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开辟了一条振兴民族数控产业的大道。截至2006年,广州数控共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产品登记书6项,制定产品标准6项。据统计,自2000年起连续7年广州数控销售量居国内行业首位,2006年广州数控的产量已占国产数控系统总量的50%,进入世界同行产量前三位,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国内10多个省市、以及东南亚、南美等近15个国家。2002年至2006年期间,广州数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及利税年均增长率达40%以上。2005年,企业数控系统销售量达24000套,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为3974万元;2006年,企业数控系统销售量达35723套,销售额达4.8亿,实现利税5338万元。广州数控2010年将建成GSK系列数控产品的产业化基础,预计届时企业销售数控系统将达到8.8万套,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2006年,广州数控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高档数控装备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单位,企业凭借强大的核心技术形成市场优势和GSK品牌优势,加快振兴中国数控产业,努力与德国西门子、日本FANUC在全球数控系统市场上形成三足鼎力之势。  一、坚持以强化产学研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技术结构向高精尖、产业化方向转变   广州数控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进行项目合作,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进行机床数控系统以及相关分支产品的自主研发。1999年,广州数控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A98系列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数控系统进入中高档配套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同类产品国内完成依靠进口,广州数控批量生产DA98系列产品迫使国外品牌同类产品降价50%,打破了国外交流伺服系统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2001年,广州数控继续加强与西安交大合作,引进该校多名博士、硕士参与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了代表国内数控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的五轴联动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日本禁止对中国出口),打破高档数控系统被国外垄断的形势,开创国产数控系统向高精尖、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该项技术也因此被评为国家"十一o五规划"实施十六个专项之一。此外,广州数控GSK系列数控系统配套的国产数控机床也参与了航天神州五号等航天精细精密零件加工,并已编入国防科工委数控设备供应商。通过强化产学研链条,加快推进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广州数控积蓄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广州数控有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工程中心,已获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产品登记书、6项产品标准,实现多项产品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2006年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新产品销售量占公司数控系统销售量的70%。近三年来投产新产品10项,其中,GSK21MA、GSK218M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已进入样机试切削和调试阶段。  二、坚持以"并行研发"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人才结构向符合型、创新型转变  为了尽快培育壮大出一支智能型、符合型、带动型的研发人员队伍,广州数控针对从多研发人员来自国内工科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实际,独创了一套"并行研发"的工作模式,即对同一个重要的产品研发计划安排2-3个项目团队并行研发,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高效的项目竞争与激励机制,形成了多团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竞赛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项目团队的技术开发潜能。在你追我赶的竞赛中,各项目组充分发挥创意潜能,往往出现同一功能产品成果有几种技术开发路线。通过对同一成果研发成本优劣势比较分析,企业可以选择最具可行性的研发路线,有效地降低了开发风险和产业风险。技术研发新生力量通过"并行研发",在激烈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技术底蕴平台上,交融信息、比拼技术、总结经验、共享成果。"并行研发"极大地加快了人才培养速度,确保了人才数量质量,为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创新元素和智力储备。据测算,广州数控技术研发专业人员的成熟周期比一般企业缩短了1/3。目前,该企业已聚集各类研发人员500多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60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70%。  三、坚持以优化服务理念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数控产业向终端化、国际化方向转变  广州数控率先在全国设立了24个销售服务网点,坚持统一收集终端客户在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和市场需求信息。企业还在在珠江三角地区的工业重镇建起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数控机床连锁超市,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实行科学的人性化超市管理,常年展销国内外上百款名优数控机床,提供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技术支持、系统培训的5S服务,真正实现了机床产品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通过锁定终端信息源,加强企业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科研方案,开展针对性的自主研发,推进技术研发向更符合人性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2005年,广州数控新成立国际业务部,专职负责GSK数控系统和国产数控机床的海外拓展,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地设立了4个海外代理点,产品已经出口到了美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事业不断扩展壮大,出口贸易额不断翻番。  四、坚持以加强信息化管理促自主研发,加快推进广州数控向创新型、学习型方向转变  自2004年始,广州数控斥巨资引入了金蝶公司ERP信息化系统,共配备800余台办公电脑,建立起协同于商务模式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方法创新,加强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控制。广州数控还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合ERP系统切合实际地自行研发多款管理软件,使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现代化经营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生产日益网络化、数字化,广州数控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