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一手提包产品,价值往往可以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并非天方夜谭。位于昌化镇水南村的精密元器件制造业基地,就是制造这个“神话”的地方。今年1至6月,就是这些肉眼难以分辨的钟表仪表螺钉、大如米粒的电子数码产品零部件、细若发丝的轴承探针等精密元器件产品,为昌化镇创造了近2亿元的行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1/3。 昌化镇过去曾是内燃机配件厂、杭无一厂、杭无二厂、8300矿等国有企业所在地,企业搬迁或改制后,留下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依托丰富的人才优势和独特的技术优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以手表螺钉为主的精密元器件生产厂家逐步兴起并发展壮大,以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华通精工器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精密元器件生产行业初具雏形。 针对这一实际,近年来,昌化镇在切实抓好扶优扶强、培育规模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精密元器件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为此,镇党委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实行党政班子、中层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和项目推进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促进了精密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该镇还始终坚持工业平台建设,集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他们投资1.2亿元,完成了昌化工业功能区一期600亩的总体规划,并制定了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入驻。目前功能区内的12家企业有一半是精密元器件生产企业,产业集聚度达70%,产品由过去单一的手表螺钉发展为光纤通讯、钟表仪表、数码电子、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汽车零部件等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畅销日本、瑞士、香港等欧亚国家和地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工业功能区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8亿元,出口交货值5000万元,实现税收600万元、利润742万元。 今年以来,昌化镇以项目“百日攻坚”活动为契机,把电子通讯、精密元器件作为重点扶持的项目和行业,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着力培育块状经济发展。精密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显现出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功能区内的5家骨干企业带动了全镇一大批为其配套的生产厂家,形成了产业链。为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存在的场地、技术和配套服务等多方面的实际困难,培育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该镇投资5800万元,在工业功能区内建设总体规划20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并制定了土地出让金返还部分的10%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中心的优惠措施,为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全镇共拥有生产精密元器件的中小企业、加工户100余家,生产设备3000多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多人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