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底,我国轴承工业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根据上半年的发展情况与数据分析,下半年轴承行业的发展增速还将略高于上半年,全行业(包括内外资)全年预计将完成轴承产量80亿套左右,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左右,出口创汇20亿美元左右。虽然形势不错,但随着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开发的深度加大,以及受我国外汇储备影响而鼓励进口政策的出台,进口轴承将有所上升。因此,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在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协会下一步将继续引领全行业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优势企业在某些领域或某一产品上,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对行业主要企业的统计,1~6月,95家主要企业的主营销售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轴承产量12亿套,同比增长7.42%。预计,我国轴承行业上半年将实现主营销售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完成轴承产量40亿套。 上半年,轴承行业主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实现税金总额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1%。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轴承向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21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78490.9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3.08%。全行业出口轴承15.4亿套,同比增长14.8%,创汇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5%。 上半年我国进口轴承来自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4个国家和地区,用汇合计92565.62万美元,占用汇总额的93.85%;我国总体进口轴承7.4亿套,同比增长11%,用汇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上半年我国轴承进出口贸易逆差为4152万美元,预计下半年逆差还会进一步扩大。 综合轴承行业上半年情况,中国轴承工业协会认为,上半年轴承行业之所以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且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提升,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受大环境影响。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纲要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而主机的发展带来了基础件市场旺盛的需求,现在大部分轴承企业生产任务饱满。如瓦轴为满足装备制造业所需关键轴承而建设的瓦轴工业园投产后,其大型、精密轴承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并迅速成为瓦轴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处于“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期。许多企业都加大了技改投入的力度,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如具有世界水平的铁路货车轴承生产自动线、轿车轮毂生产线和装配自动线已在瓦轴、万向等企业中应用,全行业目前已拥有磨超线250多条和自动、半自动装配线上百条,10多家企业已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竞争实力。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出现新动向。如经过河南省、洛阳市政府的大量工作,最终永煤集团接管了洛轴集团,目前洛轴集团已进入破产程序,这将有利于洛轴的稳定,保证了洛轴LYC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又如天马集团在今年3月28日上市后,又先后兼并一家企业、控股一家企业,其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领域进一步拓展。这一系列的并购重组,促进了轴承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大集团、“小巨人”战略的实施,全行业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四是国家进出口政策虽有所调整,但涉及轴承产品的进出口政策调整不大,因此得以使轴承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了增势。此外,今年的电力供应比较正常,原材料(轴承钢)的价格稳中略升,也基本保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渗碳钢价格及铜、镍、钼价格等上半年涨势较猛,给铁路轴承以及冶金矿山轴承的生产企业带来不小压力。 但综合上半年的情况,有二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根据主要企业的统计,轴承库存额有所上升,这应引起企业关注,应尽量采取措施,根据市场需求保证良好产销,减少库存,从而减少因此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二是出口的增长低于进口的增长,表明我国中高端轴承产品依赖进口的成分不断加大。再则,由于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上半年部分大企业的出口业务有所下降。 根据以上分析显示,虽然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轴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国内竞争的日益国际化,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开发深度的加大,包括扩大原有生产基地的规模、增设新的生产基地、建立研发中心、拓展新的领域等,加之出口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均使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中充满挑战。全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培育民族品牌的任务仍较艰巨。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发展全局,着力自主创新,积极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目前众多企业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全行业出现了几个热门产品,如大型风力发电轴承,除瓦轴、洛轴、天马等大企业在研制生产,国外大公司也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意欲抢占市场份额;此外,随着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以及大型轧机、汽车等国产化工作的推进,数控精密轴承、轧机轴承及汽车轴承都将成为重点发展的产品。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以提高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为重点,继续组织3项共性技术攻关和12项关键技术研发,同时推进6项相关技术的研发。虽然我国轴承行业的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特色产品上,如微小型深沟球轴承、龙溪集团的关节轴承、万向的轮毂轴承等,已经可以和国外产品相抗衡,因此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鼓励优势企业要有所作为,力争在某一产品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协会还将继续加大品牌培育的力度。近年来,全行业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已拥有了万向、瓦轴、人本、哈轴、 天马等5个“中国名牌”称号,瓦轴、西北轴、万向、人本、天马、龙溪等企业的商标还先后进入了“中国驰名商标”行列;瓦轴、万向、人本、天马、哈轴、洛轴等6家企业于2007年初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的企业。 在积极推进名牌战略的同时,协会将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打假维权。近年来,协会会员企业中遭受造假侵权的案件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中国轴承行业的整体形象与声誉,企业反响强烈。针对这一情况,协会成立了打假工作委员会,组织哈、瓦、洛等骨干企业参加,先后在上海、无锡等地开展了集中打假维权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制假售假者的气焰,为整顿轴承市场秩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继续推动哈、瓦、洛等大型骨干排头兵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转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其由竞争走向竞合,形成战略联盟,打造我国轴承工业的航空母舰;推动哈、瓦、洛等大型国有企业发挥技术品牌优势,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研发等资源共享,联手发展;推动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做强做大;结合浙江、江苏、辽宁等省民营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推动合作联盟,培育地方的产业集群。当前,我国轴承行业达到上亿规模的企业有83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