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来到铁西区,就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陈政高指出,铁西区必须以世界的眼光,以更大的胸怀和气魄,培育造就世界级的企业和产品,切实搞好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陈政高实地考察了北方重工集团和机车车辆产业园项目,详细了解企业搬迁改造和项目建设的进展,听取了铁西区关于工业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并考察了工人村生活馆和铸造博物馆。今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以此为动力,铁西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呈现出新一轮大发展的强劲态势。目前,今年已开工的工业项目达到271个,其中装备制造业项目172个,培育和引进百亿元项目29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0个。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后,陈政高对铁西区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陈政高指出,要以世界的眼光,以更大的胸怀和气魄,加快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一个地区发展的眼光有多远,胸怀有多宽,事业就有多大。我们已经获得了“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必须要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进一步搞清什么是示范区、怎样建设示范区这个重大问题,肩负起示范的特殊使命,加快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和期望。经过多年的努力,铁西已经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建设好示范区,使铁西再实现一次新的飞跃,再创造一个新的辉煌。加快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规划问题至关重要,规划的档次水平决定铁西的未来。我们一定要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以国际水平规划未来,要提高道路、绿化、水系的规划建设水平,特别是公共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铁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陈政高强调,要进一步抓实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建设世界级企业,创造世界级产品。只有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和产品,我们才能无愧于“双示范区”的称号。要坚持外引内育并举,走国际化、市场化道路,靠开放引进项目,用大项目推动大开发、大发展。通过异地搬迁重组,我们原有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结构得到了优化,已经驶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我们既要看到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更要看到企业的内在潜力,只要努力加以整合,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做大做强。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敢于向新的领域拓展,提高企业规模化、集团化水平。在国内外并购企业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总结机床集团收购德国希斯、北方重工集团收购德国维尔特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并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规模扩张。沈阳的一些装备制造业产品已经进入了先进行列,但与世界顶尖产品还有距离。要瞄准世界前沿,力争早日拿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附加值、替代进口的世界级产品,切实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注重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新、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向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汇集。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20个过百亿元的企业和20个重大产业集群,形成100个世界级产品。
陈政高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环境建设水平。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现在,环境建设的重点已由硬环境转到软环境特别是公共平台建设上来。面向未来,能否发挥优势、提高吸引力、增强竞争力,取决于公共平台建设的进度和水平。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抓好“五大公共平台”建设,逐个进行研究,全面加以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必须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相互衔接,形成互动。要把技术研发与开展招商引资、合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和拥有世界顶尖技术。要高度重视人才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蓝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这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和有利条件,必须首先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国家在沈阳建设多个质量检测中心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提高公共平台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努力使沈阳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
陈政高要求,必须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要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新的提升。铁西要继续探索实现全面振兴的新路子,承担起建设“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要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大家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个目标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勇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项目,以脚踏实地的作风抓落实。我们要十分珍惜沈阳目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有利时机,真正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加快“双示范区”建设步伐,使沈西工业走廊的形象在国内外全面树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