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4倍;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是2002年的2.79倍和2.78倍
今年前7个月,辽宁工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65.95亿元,增长21.7%。20%左右的增幅,辽宁工业已经保持了近5年,形成了一个较快较长的增长期。
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和利润分别是2002年的2.79倍和2.78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4倍,辽宁工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提出用10年到15年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过去的5年,辽宁工业向人们交上了一份令人振奋、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答卷。工业是辽宁立省之本。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6%,这一比重较2002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
2003年10月,党中央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辽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5年,省委、省政府在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的基础上,作出了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的战略部署,提出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装备制造业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提升效益,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为核心,辽宁工业大踏步疾行,发展的成绩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2006年,装备制造业已经成长为辽宁工业第一大产业,今年前7个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75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2%,增长34.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4个百分点。从2005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在15%以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大幅提高。辽宁工业呈现出装备制造业一马当先,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万马奔腾的发展态势,向世人展示了振兴路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风貌。
辽宁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得益于自主创新。2005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决策,辽宁工业又平添了发展的新动力。借助改革和创新,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做强做大。华晨集团、大连冰山集团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已跻身百亿企业行列,沈阳机床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和北方重工集团等正在向百亿规模冲刺。
对于一些重点产品的研发,省委、省政府给予了极大关注,像数控机床、低速大马力船用曲轴等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装备,都得到了省技改贴息资金的支持。2006年,全省机床产品数控化率已提高到17%,产值数控化率达到44.3%,今年年底前将生产出第一根大马力船用曲轴。在沈阳市,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如火如荼,如今,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沈西工业走廊开始建设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大连,“两区一带”建设全面启动,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势头强劲,一座世界级的产业基地开始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