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轴承失效分析方法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轴承失效分析方法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07-8-7 17:53:37  责任编辑:李宏伟  
在分析轴承失效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错综复杂的现象,各种实验结果可能是相互矛盾或者主次不清,这就需要经过反复实验、论证,以获得足够的证据或反证。只有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程序、步骤,才能找到引发失效的真正原因。     一般情况下轴承失效分析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失效实物和背景资料的收集、对失效实物的宏观检查和微观分析。     1.失效实物和背景材料的收集     尽可能地收集到失效事物的各个零件和残片。充分了解失效轴承的工作条件、使用过程和制造质量等。具体内容包括:     (1)主机的载荷、转速、工作状况等轴承的设计工作条件。     (2)轴承及其相关部位其他零件的失效情况,轴承失效的类型。     (3)轴承的安装运转记录。运转使用过程中有无不正常操作。     (4)轴承工作中所承受的实际载荷是否符合原设计。     (5)轴承工作的实际转速及不同转速出现的频率。     (6)失效时是否有温度的急剧增加或冒烟,是否有噪声及振动。     (7)工作环境中有无腐蚀性介质,轴承与轴颈间有无特殊的表面氧化色或其他沾污色。     (8)轴承的安装记录(包括安装前轴承尺寸公差的复验情况),轴承原始间隙、装配和对中情况,轴承座和机座刚性如何,安装是否有异常。     (9)轴承运转是否有热膨胀及动力传递变化。     (10)轴承的润滑情况,包括润滑剂的牌号、成分、颜色、粘度、杂质含量、过滤、更换及供给情况等,并收集其沉淀物。     (11)轴承的选材是否正确,用材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图样要求。     (12)轴承的制造工艺过程是否正常,表面是否有塑性变形,有没有表面磨削烧伤。     (13)失效轴承的修复和保养记录。     (14)同批或同类轴承的失效情况。     在收集实际背景材料工作中,全部满足上述要求是很难的。但收集到的资料越多,无疑会更有利于得到正确的分析结论。
2.宏观检查     对失效轴承进行宏观检查(包括尺寸公差测量和表面状态检查分析),是失效分析最重要的环节。总体的外观检查,可了解轴承失效的概貌和损坏部位的特征,估计造成失效的起因,察看缺陷的大小、形状、部位、数量和特征,并截取适当部位做进一步的的微观检查和分析。宏观检查的内容包括:     (1)外形和尺寸的变化情况(包括测振分析、动态函数分析和滚道圆度分析)。     (2)游隙的变化情况。     (3)是否有腐蚀现象,在什么部位,是什么类型的腐蚀,是否与失效直接有关。     (4)是否有裂纹,裂纹的形态和断口性质如何。     (5)磨损是什么类型的,对失效有多大作用。     (6)观察轴承各零件工作表面变色的情况和部位以确定其润滑情况和表面温度效应。     (7)对失效特征区主要观察有无异常磨损、外来颗粒嵌入、裂纹、擦伤和其他缺陷。     (8)冷酸洗法或热酸洗法检验轴承零件原始表面有无软点、脱碳层和烧伤,特别是表面磨削烧伤。     (9)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器测量轴承工作前后的应力变化情况。     宏观检查的结果,有时可基本判断失效的形式和原因,但要进一步确定失效的性质,还必须取得更多的证据,做微观分析。     3.微观分析     失效轴承的微观分析包括光学金相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探针和电子能谱分析等。主要是根据失效特征区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和对疲劳源、裂纹源的分析为失效分析提供更充分的判据或反证。微观分析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光学金相分析和对表面硬度检测。分析的内容应包括:     (1)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轴承零件的基本组织和热处理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3)表层组织是否存在脱碳层、托氏体和其他表面加工变质层。     (4)测量渗碳层等表面强化层和多层金属各层组织的深度,腐蚀坑或裂纹的形态与深度,并根据裂纹的形状和两侧组织特征确定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性质。     (5)根据晶粒大小、组织变形、局部相变、重结晶、相聚集等判断变形程度、温升情况、材料种类及工艺过程等。     (6)测量基本硬度、硬度均匀性及失效特征区的硬度变化。     (7)断口观察与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定性分析和测量观察断口。     (8)电子显微镜、探针和电子能谱在疲劳源和裂纹源分析中能测出断口的成分,发现断口的性质和断裂的原因。     以上介绍的轴承失效分析一般方法的三个步骤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分析过程。具体每一步骤中包含的内容应根据轴承失效的类型和特点,视具体情况取舍,但分析步骤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分析结果应始终与影响轴承失效的诸多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