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首页免费注册会员登录会员中心高级搜索| 会员权限减速机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减速机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中国制造”正待蝶变破茧

“中国制造”正待蝶变破茧


信息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责任编辑:王学明   
  
面对最近国外媒体“排山倒海式”的妖魔化“中国制造”之风,我国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全方位外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在8月31日公布并正式实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不仅得到了国内民众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国际舆论的积极评价。
  笔者认为,来自境外媒体的妖魔化挑战,已经被我们很好地转变成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形象的契机。用辩证的眼光看,只要我们本着对国内消费者和世界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勇敢面对而不是消极回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当前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要向“德国制造”等高品质标准学习,用实际行动大力改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到那时,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境外妖魔化不仅毫不可怕,反而是一个重要的督促力量和前进驱动,“德国制造”的蝶变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
  19世纪末期,英国是全球工业的霸主,他们要求把从德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都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好让大家知道这是德国货———低价而劣质的东西。但现在,这个符号的含义却彻底地颠倒了过来,变成了高质量、高可靠性同时也是高价格的代名词。
  和当年的“德国制造”一样,“中国制造”正面临一场蝶变。从丑陋的毛毛虫到漂亮的蝴蝶,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艰辛之路,但同时也是一条必须经历的新生之路。我们不能吃一辈子的“廉价劳动力优势”饭,更不能干一辈子“8亿件衬衫换别人一架飞机”的低端买卖。因此,即使没有眼前的妖魔化,“中国制造”依然必须经历这场蝶变,只不过时间也许会更晚。
  事实上,很多提前走出国门的企业,已经真正意识到“质量就是生命”的商业真谛。但仅凭个别企业的个体行为很难树立真正的品牌形象。相反,“一粒老鼠屎却足以坏掉一锅汤”,“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十分普遍。揣着国内“廉价劳动力”的老本,一些企业满足于低廉价格的竞争优势,而没能注意到万劫不复的陷阱已经在不远的前方挖好。
  奥康皮鞋董事长王振滔曾经说过,祖国是最大的品牌,也是所有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最强大的品牌依靠。打响“中国制造”品牌,让“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的标志,一方面将成为所有企业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和企业家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柏林老人约尔格•瓦尔特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优质产品”,国人对此更是深信不疑。中央政府连用12个“100%”的强力信号表明,“中国制造”的这场蝶变已经开始了。这也许不是一年两年所能完成的,但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和借鉴经验,“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就为期不远。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