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理想的再生能源,其在中国受到重视的程度有目共睹。根据中国“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期间新增300万千瓦左右;至2020年,要达到3000万千瓦。
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制定的《促进风电发展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拟着重培育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生产商,还将给予补贴以扶持相关设备制造厂、研发中心等。
而据预测,中国风电市场在未来3年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不过,由于目前来说,国内风电轴承制造的成熟技术主要还是1兆瓦级以下的技术。许多轴承厂家在1兆瓦级以上的技术上多处于实验阶段,难以形成产能规模。
即使是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YC”),虽然该公司已拥有1.5兆瓦级配套轴承的制造技术并可达成量产,但也承认其掌握的风电轴承制造技术相对世界先进技术仍然落后,并以高调提出要加紧提升风机轴承的研制水平。
专家们指出,导致供应链问题的理由很多,比如目前风机尺寸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机组的单机容量大幅增长,已不再是原先不足1兆瓦或2兆瓦的规模,而且目前看来短期内这一容量还将继续扩张。如此高的门槛,使得仅有小部分的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齿轮箱、叶片、轴承和塔架供应商——有能力为大机组配套。
因而,风电市场的乐观前景,对作为风力发电设备核心部件的轴承来说,却是空前的技术挑战和供货压力。中国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商若想真正把握住成长机遇,接下来的数年正是一个关键阶段。据预测,中国风电市场在未来三年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能否抓紧时间全力培植技术研制实力,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能力,对于日后夺取市场份额来说至关重要。若他们只是盲目投资去追赶市场热潮,专注于投机获利而忽视实力的培育,恐怕终将囿于技术门槛的难关而被淘汰出局,得不偿失。
行业规范化已然进行
2007年8月1日,由LYC公司起草的《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标准》,通过了由轴承行业和风能行业专家组的预审核,并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拟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执行。该标准针对风力发电机专用偏航、变桨转盘轴承以及传动系统轴承的设计、制造、检测、验收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与统一。据分析,新标准的出台,改变了从1996年洛阳轴承集团在国内首家研制出风能轴承至今,轴承行业对该类产品的加工制造的标准一直缺失的现状,有助该类轴承产品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