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基地进展顺利,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完成。”把一块废弃的杭金衢高速 公路堆料场,打造成一个轴承专业基地,从2005年至今,常山县天马镇花了3年时 间。该镇党委书记何健相告,目前已有3家轴承企业落户专业基地,还有10余家企 业也表现出投资兴趣。 杭金衢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后,在天马镇丁家坞村、季村、占家山村三村交界处 留下一块面积约20余亩的施工堆料场。“这块废弃堆料场留着,复垦难度大,荒了 又太可惜。”何健说,最关键的是和周边村庄发展不和谐。与废弃堆料场交界的丁 家坞村本身就是轴承专业村,前几年就对接邻近的四通轴承集团,办了五六家中小 型轴承配套企业,现在有好几家企业想扩张却苦于没有空间。 何不以废弃堆料场为中心,把周边约80亩的小山坡推平,依托丁家坞轴承专业 村,打造一个全新的高品位轴承专业基地,实现和周边村庄发展的和谐共振?这一 设想得到了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 2005年10月,该镇正式启动轴承专业基地工程建设时,却遇到了棘手事。“要 推平周边小山坡,就必须迁移山坡上的高压电线杆,这就牵涉到电力部门和杭金衢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两个单位。”该镇工业副镇长刘群说,如按正常程序,需半年才 能完成。经与电力部门磋商,并派员三赴杭州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协调,两个月内 就解决了电线杆迁移问题。 “可这些山坡推整的土方很容易滑落到农田里,怎么办?”刘群说,镇里除赔 偿农民的正常生产损失外,专门请来人员清除泥土,这样既确保了工程顺畅进行, 又保证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山坡推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在基地范围内,曾有一家石灰窑企业,由于经 营不善,老板走了,也拖欠了不少民工工钱,其中不少还是周边村庄的村民。“经 过一番努力,镇里帮我们找到了这位老板,还掉所欠工钱。”曾在这家石灰窑企业 干活的几位丁家坞村民相告,此举激发了他们对基地开发建设的热情,现在有不少 人还“走后门”到基地的企业打工。2006年,该镇顺利完成基地征地、平整等一系 列前期工作。 今年,该镇开始包装项目,对外招商引资。通过派出专业招商员招商和以商引 商,招商效果明显。丁家坞村一轴承企业老板和温州老板共同投资1亿元,在该基 地建设“和迅”轴承模具项目。台州老板也在这里投资建设轴承包装项目,延长轴 承产业链。尤令人欣喜的是,丁家坞等三个村85%的劳动力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