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首页免费注册会员登录会员中心高级搜索| 会员权限减速机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减速机首页>>新闻资讯>>人物访谈>>吕祖善: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

吕祖善: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


信息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责任编辑:王学明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浙江考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要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要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
    第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重点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将推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国家在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初步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四大定位,即"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在这四大定位中,我们浙江扮演什么角色,占有多少份额,有多少话语权,这是我们要着重研究和考虑的。一定要把我省的结构调整摆到长三角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和推动,加快发展对我省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战略性产业。重点要在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
    一是要围绕加快形成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不能总是停留在鞋革、领带、塑料制品等附加值不高的一般加工制造业上,我省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虽然在全国很靠前,但没有一个是装备制造业行业和产品,这种局面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和担忧的。现在看,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发展速度和出口增幅较高的就是七大类装备制造业。下一步,要把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作为我省战略性产业培育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研究完善和落实好推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专用设备、成套设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带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的整体提升。同时,要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努力在我省有优势的行业领域内取得大的突破。
    二是要围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丰富是我省在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比较优势,要把海洋经济的文章做深做透。发展海洋经济不仅要开发港口资源,还要完善港口功能,要充分发挥港口的物流和产业集聚功能,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和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积极推动能耗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临港石化、船舶、钢铁等产业发展。要按照建设港航强省的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区域主要交通枢纽和跨区域城际快速交通系统的建设,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实施大通关工程和电子口岸建设,积极完善宁波--舟山港功能,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宁波保税港区建设,大力发展航运业。要结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和美国联邦快递中国区转运中心等企业落户萧山机场,争取和积极推进杭州空港保税物流平台建设。继续抓好石油、矿石、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储备,研究完善相应物流配送功能,加快形成战略物资储备和配送基地。要高度重视海岛资源的保护,切实落实无居民居住海岛管理办法。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沪苏浙交通互联、能源协作、要素共享和环境共保等工作,继续做好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等工作。
    三是要围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建设城市群的重点不是简单的扩大城市规模,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城市功能与品位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把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作为重点,经过几年努力使杭州能够成为承接上海并辐射全省和周边地区的服务业发展高地,使宁波成为集港区、保税和物流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要从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两个方面研究完善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特别是要研究如何扩大服务产品需求,分类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切实做好引导和推动工作。还要加大服务业改革开放的力度,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服务业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服务企业,加强对软件外包、创意等行业发展的扶持,在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抓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资源要素保障和经济运行协调,努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投资方向引导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完善和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引进和建设工作力度,加强项目审批审核与土地利用许可、环保许可等的统筹协调与联动配合,进一步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外贸外资工作,继续做好对企业应对各类贸易摩擦的引导和服务,鼓励支持重要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要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对国内国外优势企业和先进项目的引进。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综合协调。
    第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这两年我们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表现在企业和科研院校对自主创新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政府对推动企业创新支持扶持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原来起点较低,总体上看我省的自主创新还适应不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要靠我们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是科技一个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都要积极推动。我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光要研究政府如何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更要研究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调动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作用。只要把这些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了,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在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成了空话。下一步,要努力在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化上求突破。
    一是要研究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制定对国内外优秀人才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树立人才为本的意识,舍得花本钱引进对企业发展有战略意义的技术、管理等人才;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努力创造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和机制。要继续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重点抓好创新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和高级技工人才的培育工作。
    二是要大力扶持技术研发、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要通过抓平台载体促技术成果和优秀人才集聚,抓重大科技项目促科技开发、技术集成,抓技术市场促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消化利用。年内重点要抓好18个重大公共创新平台、16个重大科技项目和661个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新启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要围绕实施重点行业龙头企业"958"技术赶超计划,抓好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继续搞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
    三是要完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环境。重点是研究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研究探索创业风险投资的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创业板等融资渠道进行融资。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开展多形式合作,加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加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第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我们这些年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建设,还是有成效的。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不仅要确保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还要研究开展第二轮的污染治理,包括在节能上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这里关键是研究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企业推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第一线。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发展经济要计算资源环境代价账,而且不光要算现实的账,更要算长远的账。完成节能减排是一项硬任务,必须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宁愿经济增长速度下来几个百分点,也要切实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是要按照"治旧控新、建监并举"的原则,依靠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要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完成淘汰100万吨炼钢能力和13.2万吨炼铁能力的任务,加快关停淘汰剩下的197.34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和16座水泥机立窑,继续突出抓好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化工、医药、制革、印染、水泥、冶炼、造纸等7个重污染行业和1452家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整治。重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的整治。建立健全严格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市、县,实行区域限批。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加快实施"十百千节能行动计划",推进现役电煤和热电机组完成脱硫改造,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建成列入"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任务的污水处理厂,明年6月底前建成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所有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现有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都要完成脱磷脱氮改造,完成1452家重点监管企业的在线监测装置建设。要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区的节能减排监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环保部门与排污单位"一对一"的监管机制,加快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尽快形成环保部门与排污单位"面对面"的监管格局。
    三是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治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能减排。首先,要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节能减排工作奖惩机制,实行地区节能减排状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工作指导,落实节能降耗"十个一律"的工作措施。其次,要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实行差别式排污收费政策,加大对二氧化硫、城市污水等污染物排污费的征收力度,加快推行排污权交易。加强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台账制度。研究制定促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用能、排放的强制性标准和有关政策措施,完善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鼓励和支持政策,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再次,依法加大违法惩处力度。要对严重违法排放的企业采取停产、限产等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节能减排。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宣传,加快建立健全使用节能产品的鼓励和引导政策,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生产生活模式,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