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紧固件行业正向研制高强度、高精度、异型紧固件产品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对用于制造紧固件的不锈钢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紧固件是机械基础件,需求量很大,通常螺栓、螺钉、铆钉等为了保证安全或者一般不用考虑温度的影响恶劣的环境或其它危险的情况下常用的材料有碳素钢、低合金钢和有色金属。但在特定场合,紧固件材料需要满足严重腐蚀或高强度的条件,许多不锈钢和超高强度不锈钢就应运而生。 大多数不锈钢材料都能制成钢丝或棒材用于紧固件生产,如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不锈钢材料的选择主要从紧固件材料在机械性能、工况条件对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工作温度对材料的耐热性能(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的要求、生产工艺方面对材料加工性能以及重量、价格、采购等因素来考虑;经过全面、综合的考虑后,最后确定选用紧固件的牌号、品种、规格、材料标准。 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在制造紧固件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性。奥氏体型不锈钢被较多的用于机械加工的螺钉、自攻螺栓、螺母等;铁素体型不锈钢则适用于对耐腐蚀和耐热性能稍高的、强度要求一般的不锈钢紧固件;马氏体不锈钢则多用于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紧固件;沉淀硬化不锈钢一般被用于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的制造。 中国紧固件行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增长,2005年共完成紧固件产量39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4.7%,步入稳健成长阶段。2006年,中国紧固件行业继续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城市建设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较好的增长,尤其是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增速明显加快,带动世界紧固件市场的繁荣。 但是,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仍为行业的主导产品,不符合资源和市场需求。其次是企业分布不合理,中国沿海地区紧固件企业占70%左右。再次,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能源、材料、土地资源性矛盾突出。不过,中国紧固件行业已在努力解决上述问题。紧固件产品通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达到做强做精、节材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此外,紧固件企业已出现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由成本高向成本低的地区集群转移的趋势,如宁波一带紧固件企业向邢台钢铁公司周边转移:温州紧固件企业共同投资江西万年兴起标准件工业园等。 在2006年,中国紧固件出口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平均吨在1,260美元/吨,总体价格水平较低。而中国从国外进口的高强度紧固件平均价格高达9,000美元/吨。进口和出口的价差在7倍左右,凸显中国紧固件行业存在的产品结构还不合理。中国紧固件目前仍靠大量生产和出口中、低档普通紧固件赚取微薄利润;而汽车、lT行业及重大工程用高强度、高精度、异型紧固件仍需大量进口。 工模具钢价格上涨引发搓丝板、滚丝轮、冷镦模具价格大幅上升,紧固件行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收益恶化。为了提高效益,一些企业不得不将材料价格上涨的部分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紧固件生产企业在研制高强度、高精度、异型紧固件的时候对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低端紧固件产品产能过剩,这与中国不锈钢行业的生产结构也不无关系。中国不锈钢行业也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产量较低,成本太高等问题,不能为高强度、高精度紧固件制造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目前,中国紧固件行业正加紧汽车用紧固件等高强度、高精度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与此同时,中国不锈钢行业也应全力研发和生产也用于汽车紧固件等高强度、高精度产品加工的不锈钢材料,以适应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助推中国紧固件行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紧固件行业已经把生产高强度紧固件作为跨越式发展重要课题,国内不锈钢企业也应适应市场需求和紧固件行业发展研制出更多适合制造高强度紧固件的新牌号,与中国紧固件行业一起完善产品系列,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