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去年年底出现在上汽、跃进全面合作签约仪式现场后,1月23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再次在汽车企业的活动现场出现。这一次,是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签署合作仪式,双方将合作生产轿车用手动变速器以及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
张国宝肯定联合思路 作为国家发改委分管汽车工业的领导,张国宝自称非常关注民族汽车工业在变速器方面的发展。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近年来发展得不错。与它相比,我国自动变速器还很落后。”他指出,民族汽车企业使用的自动变速器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这不利于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虽然去年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突破160万辆,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自己的自动变速器,这不仅对企业拓展产品线、增强竞争力带来很大障碍,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比亚迪汽车新款轿车F6虽早在去年8月9日下线,但时至今日仍未能上市。对此,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日本原装手自一体变速器供货紧张”。 张国宝称,近年来国内轿车企业在发动机方面的研发有了很大进步,相对而言,同为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变速器的技术实力较弱,尤其是在自动变速器领域,民族汽车企业的实力更弱。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过程中,这一劣势显得尤为突出。 他说,从联合电子等成功的例子可以看出,联合发展零部件的思路是可行的。“发改委之所以没有主张大力发展自动变速器,是担心汽车企业蜂拥而上。”张国宝称,“因为变速器对规模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一直想能否也做成合作项目。” 因此,对华晨与上汽此次合作开发自动变速器的举动,张国宝给予了肯定。他说:“此次合作有助于弥补我国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竞争劣势。” “这再一次体现了企业之间联合重组。”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进一步指出,发改委认为,变速器等需要规模才能有效益的通用零部件“是应该联合的”。
华晨成联合急先锋 此次与上汽的合作,并非华晨首次牵手上汽。 “今天,自动变速器项目让我们双方又走到一起,共同承担攻克技术难关的重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祁玉民说,“这一次双方的合作是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激发潜在效能而进行的项目。” 祁玉民所说的前期合作指的是在2003年6月时,华晨控股的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当时上汽集团下属的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沈阳上汽金杯变速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变速器公司”)。该公司主要为华晨金杯品牌的商用车提供手动变速器总成产品。据他介绍,该变速器公司自投产以来已生产25.5万台变速器。 按计划,华晨与上汽此次的合作项目,一期规划是年产50万台变速器,其中包括10万台自动变速器,二期规划为年产100万台变速器。 金杯变速器公司也并非是华晨与国内整车企业仅有的一次合作。2004年中旬,华晨汽车与奇瑞汽车联合成立了从事零部件采购业务的上海科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此来共同降低采购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