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用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制造"水平――访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左)在接受记者韩世峰采访
2007年11月,伴随着"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并发回首幅月面图,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变成现实。在举国欢庆之时,北国冰城哈尔滨人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嫦娥一号'凝聚着众多来自哈尔滨的自主创新成果。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一直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作着贡献,并光荣地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一座座里程碑中的基石。我们很高兴能够以一项项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提升着'中国制造'的水平,在全世界叫响'中国制造'品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充满豪情地说。
大量先进科技助推"嫦娥"奔月
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开始,张效廉的心就和"嫦娥一号"连在了一起。"这是因为'嫦娥一号'凝聚了太多哈尔滨人的心血,它的成功与否是对哈尔滨诸多自主创新成果的直接检验。"张效廉说。
哈尔滨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嫦娥一号"提供了技术支持。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摇篮"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嫦娥一号"工程配套生产了十几种铝合金材料、数十种规格的上百种关键材料及结构件,这些材料都是卫星重要关键结构受力件,品种规格多、形状复杂、工艺难度大,其制备技术代表了当今国内铝合金加工技术的最高水平。
哈尔滨晶体管厂在"嫦娥一号"工程配套中提供了三大系列6个品种的产品,分别为长三甲运载火箭正常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正常运行、整机分系统正常供电提供了坚实保证;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参与了"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配套轴承的研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为"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卫星提供了大部分结构胶粘剂。
张效廉说,由于"嫦娥一号"卫星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月球附近的太空中长时间运行,环境条件极其苛刻。向阳的一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温度可达100℃,而背阳的一面则低于-100℃,形成了极高极低温度不断转换的极端温度条件,对所使用的胶粘剂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设计要求,我们的科技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成功研制出卫星、飞船的相关配件及产品,保证了探月工程的顺利进行。
攻关"新材料"为制造大飞机铺路
我国当前对碳纤维结构复合材料的需求极为强烈,但由于我国始终未能突破国产碳纤维复合工艺机理与控制的瓶颈问题,致使长期依赖进口碳纤维,严重制约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自主保障生产。
去年6月,张效廉率领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哈飞集团调研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立即责成市科技局组织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和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与哈飞集团进行座谈,探讨合作攻关的可能性。经过多次磋商,哈飞集团的生产实践优势,哈工大的基础理论优势,玻璃钢研究院的工程研究优势,得到彼此认可,并最终达成合作共识,形成了基础理论指导工程研究,共同促进生产实践的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展"飞机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攻关。
为推动这一重大项目的快速发展,张效廉给予了持续关注,要求市科技局给予大力支持。该项目已被列入2007年哈尔滨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得了每年150万元、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这一项目的实施,使哈尔滨市在新材料领域站在了我国高端,有望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将直接推动哈尔滨的飞机制造业在国家大飞机制造计划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张效廉兴奋地告诉记者。
"三个百万"推动我国成为电站装备制造强国
张效廉说,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市长,企业自主创新一直是他重点关注的领域。近年来,哈尔滨市启动了四项"自主创新工程",即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工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创新工程,并以此为载体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自主产权的"中国制造"水平。
哈尔滨电机厂的"百万核电、百万火电和百万水电"项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市政府将这三个重大项目"合三为一"作为市级重点攻关项目,给予550万元资金的重点支持,并责成市科技局组织该企业与俄罗斯科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合作对接。在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这"三个百万"项目从远景规划变成了实际操作,并已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目前,国家科技部和黑龙江省科技厅已安排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该项目的进一步研发和产品试制。这个项目将使我国拥有第一台完全自主产权的1000MW核电汽轮发电机、国内第一台自主设计第三代压水堆AP1000核发电机,以及国际上第一台百万千瓦(1000MW)水电机组,使我国真正迈入世界电站装备制造强国之列。
"近年来,科技进步对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高于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0亿元。"张效廉自豪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