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齿条精度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齿条精度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10-4-17 14:23:20  责任编辑:jiajing  
齿条精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齿条及齿条副的误差定义、代号、精度等级、齿坯要求、齿条与齿条副的公差与检验、侧隙和图样标注。
本标准适用于齿条及由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与齿条组成的齿条副。齿条的法向模数由1~40mm,齿条的工作宽度到630mm。基本齿廓按GB1356.
2引用标准
GB 1356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
GB 2821 齿轮几何要求代号
GB 3374 齿轮基本术语
3齿条、齿条副的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
序号
名称
代号
定义
1
 
 
 
 
 
 
 
 
 
        
 
 
 
 
 
 
 
 
 
 
当齿轮轴线与齿条基准面1在公称位置上,被测齿条与理想精确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被测齿条沿其分度线在工作长度内平移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的总幅度值
2
 
 
 
 
 
 
 
 
 
当齿轮轴线与齿条基准面在公称位置上,被测齿条与理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被测齿条沿其分度线在工作长度内平移一个齿距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3
 
 
 
 
 
 
 
 
 
被测齿条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工作长度内(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被测齿条基准面至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中心之间距离的最大变动量
4
齿径向综合误差
 
 
 
齿径向综合公差
 
 
 
被测齿条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齿条移动一个齿距(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被测齿条基准面至理想精确齿轮中心之间距离的最大变动量
5
 
 
 
 
 
 
 
 
 
在齿条的分度线上,任意两个同侧齿廓间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来确定)
6
 
 
 
 
 
 
 
 
 
 
 
 
 
从齿槽等宽处到齿条基准面距离的最大差值(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来确定)
7
 
 
 
 
 
 
 
 
 
 
 
 
 
 
 
在法截面(垂直于齿向的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包容实际齿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距离
8
 
 
 
 
 
 
 
 
 
 
 
 
 
在齿条分度线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这差
9
 
 
 
 
 
 
 
 
 
 
 
 
 
在齿条分度面上,有效齿宽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线之间的端面距离
10
 
 
 
 
 
 
 
 
 
 
 
 
 
 
 
 
Ts
   在分度面上,齿厚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对于斜齿条,指法向齿厚
11
齿条副的切向综合误差
 
 
齿条副的切向综合公差
 
安装好的齿条副,在工作长度内,齿条沿分度线平移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的总幅度值
12
齿条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齿条副的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安装好的齿条副,在工作长度内,齿条沿分度线平移一个齿距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13
 
装配好的齿条副,在轻微的制动下,运转后齿面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接触痕迹的大小在齿面上用百分数计算
沿齿线方向,接触痕迹长并b″(扣除超过模数值的断开部分c)与工作长度b′之比的百分数。即
沿齿高方向,接触痕迹的平均高度h″与工作高度h′之比的百分数。即
14
jt
 
 
 
 
jn
 
 
 
jtmin
jtmax
jnmin
jnmax
装配好的齿条副,齿条固定不动时,齿轮的圆周晃动量。以分度圆上弧长计值
 
 
 
装配好的齿条副,当工作齿面接触时,非工作齿面间的最小距离
jn=jtcosβcosα
15
 
 
 
 
 
 
 
 
 
 
 
 
 
 
   安装好的齿条副,齿轮的旋转轴线对齿条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
    在等于齿轮齿宽的长度上测量
16
 
 
 
 
 
 
 
 
 
 
 
 
   安装好的齿条副,齿轮的旋转轴线在齿条端载面上的投影齿条端截面的垂直度
    在等于齿轮有效齿宽的长度上测量
17
安装距偏差
 
安装距极限偏差
 
 
安装好的齿条副,齿轮轴线到齿条基准面的实际距离与公称距离之差
注:1)基准面是用于确定齿条分度线与齿线位置的平面
4精度等级
4.1本标准对齿条及齿条副规定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精度等级最高,第12级精度等级最低。
对于1级与2级精度,公差与偏差未列出,这些精度等级预定为将来的发展精度。
4.2齿条的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分成三个公差组。
公差组
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
、Fr
 
 
 
4.3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
5齿坯要求
齿条在加工、检验、安装时的基准面尽可能一致,并在齿条零件上予以标注。
6齿条公差与检验
6.1根据齿条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条的精度,或按订货协议来检定和验收齿条。
第Ⅰ公差组的检验组:
第Ⅱ公差组的检验组:
第Ⅲ公差组的检验组:
6.2对于各精度等级,齿条各检验项目的公差或极限偏差的数值规定如下:
  按表1、表2、表3的规定:
F′=FP+ft……………………(1)
 按表4、表5、表6、表7的规定;
    按表8规定。
6.3除及接触斑点外,根据工作条件允许左齿面和右齿面采用不同的精度等级。
7齿条副的公差与检验
7.1齿条副的精度要求包括齿条副的切向综合误差 、齿条副的接触斑点大小及侧隙要求。
如上述齿条副的四方面要求允能满足,则此齿条副即认为合格。
7.2齿条副中,齿轮与齿条的精度等级允许取成不同,通常齿轮精度不低于齿条精度。
7.3齿条副的切向综合误差 及齿条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应在装配后实测,或按单个齿条与齿轮的切向综合误差之和及一齿切向综合误差之和进行考核。
7.4采用修形齿面的齿条副,或有特殊要求时,接触斑点精度可不按本标准规定。
7.5对于各精度等级,齿条副各检验项目的公差值规定如下:
齿条副的切向综合公差
……………………(2)
式中: ——齿轮的切向综合公差;
      ——齿条的切向综合公差。
当齿条与齿轮的齿数比为不大于3的整数,且采用选配时, 应比计算式压缩25%左右。
齿条副的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3)
式中: ——齿轮的齿距极限偏差;
     ——齿条的齿距极限偏差。
接触斑点的要求按表9的规定,若接触斑点的精度确有保证时,则齿条副中齿轮与齿条的第Ⅲ公差组可不予检验。
齿条副的轴线平行公差fx、轴线垂直度公差fy见表10规定。
8侧隙
8.1齿条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nmax(或j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nmin(或jtmin)来规定。
8.2安装距极限偏差±fa按表11规定。
8.3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ss及下偏差Esi从表12中选用。
例如:上偏差选用代号F(等于-4fpt),下偏差选用L(等于-10 f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下图。
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表12所列14个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9图样标注
在齿条零件图上应标注齿条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或齿厚极限偏差值。
标注示例:
a.       齿条的三个公差组精度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下偏差为L:
b.       齿条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公差组精度为6级,第Ⅲ公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
G,齿厚下偏差为M:
c.       齿条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6级,其齿厚上偏差为-600μm,下偏差为-800μm:
表1齿距累积公差FP                           μm                          
精度
等级
法向模数mn
mm
齿条长度,mm
~32
>32
~50
>50
~80
>80
~160
>160
~315
>315
~630
>630
~1000
>1000
~1600
>1600
~2500
3
≥1~10
6
6.5
7
10
13
18
24
35
50
4
≥1~10
10
11
12
15
20
30
40
55
75
5
≥1~16
15
17
20
24
35
50
60
75
95
6
≥1~16
24
27
30
40
55
75
95
120
135
7
≥1~25
35
40
45
55
75
110
135
170
200
8
≥1~25
50
56
63
75
105
150
190
240
280
9
≥1~40
70
80
90
106
150
212
265
335
400
10
≥1~40
95
110
125
150
210
300
375
475
550
11
≥1~40
132
160
170
212
280
425
530
670
750
12
≥1~40
190
212
240
300
400
600
710
900
1000
 
表2径向综合公差 值                                   μm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
14
22
38
50
70
105
150
210
300
≥3.5~6.3
-
20
32
50
70
105
150
200
300
420
≥6.3~16
-
24
38
60
80
120
170
240
350
480
≥10~10
-
32
50
75
105
150
200
300
420
600
表3 齿槽跳动公差Fr值                                μm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6
7
14
24
32
45
65
90
130
180
>3.5~6.3
8
13
21
34
45
65
90
130
180
260
>6.3~10
9
15
24
38
55
75
105
150
220
300
>10~16
11
18
30
45
63
90
130
180
260
370
>16~25
14
24
36
56
90
112
160
220
320
460
>25~40
17
28
45
71
100
140
200
300
420
600
表4一齿切向综合 值                                       μm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5.5
9
14
22
32
45
63
90
125
170
>3.5~6.3
8
12
19
30
45
63
90
125
170
240
>6.3~10
9
14
22
36
50
70
100
140
190
265
>10~16
12
19
30
45
63
90
125
170
240
340
>16~25
14
22
36
56
80
112
160
220
300
425
>25~40
20
30
45
710
95
132
190
265
360
530
表5一齿径向综合公差 值                                          μm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
5
8
14
19
28
40
55
80
110
>3.5~6.3
-
7.5
12
19
26
40
55
75
110
155
>6.3~10
-
9
14
22
30
45
60
90
125
170
>10~16
-
12
18
28
40
55
75
110
155
210
表6齿距极限偏差±fpt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2.5
4
6
10
14
20
28
40
56
80
>3.5~6.3
3.6
5.5
9
14
20
28
40
56
85
112
>6.3~10
4
6
10
16
22
32
45
63
90
125
>10~16
5.5
9
13
20
28
40
56
80
112
160
>16~25
6
10
16
22
35
50
71
100
140
200
>25~40
9
13
20
28
40
63
90
125
180
250
表7齿形公差ff
法向模数mn
mm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5
3
5
7.5
12
18
25
35
50
70
100
>3.5~6.3
4.5
7
10
17
24
34
48
63
90
130
>6.3~10
5
8
12
20
28
40
55
75
110
150
>10~16
7
10
16
25
35
50
70
95
132
190
>16~25
8
12
20
32
45
63
90
125
170
240
>25~40
10
16
25
40
56
71
100
140
190
265
表8齿向公差Fβ
精度等级
法向模数mn
mm
有效齿宽,mm
~40
>40~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
3
≥1~10
4.5
6
8
10
12
14
4
≥1~10
5.5
8
10
12
14
17
5
≥1~16
7
10
12
14
18
22
6
≥1~16
9
12
16
20
24
28
7
≥1~25
11
16
20
24
28
34
8
≥1~25
18
25
32
38
45
55
9
≥1~40
28
40
50
60
75
90
10
≥1~40
45
65
80
105
120
140
11
≥1~40
71
100
125
160
190
220
12
≥1~40
112
160
200
240
300
360
表9接触斑点
接触斑点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按高度不小于
65
60
55
50
45
30
20
按长度不小于
95
90
80
70
60
40
25
 
表10
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fx=Fβ
对 见表8
Y方向轴线垂直度公差fy=
表11安装距极限偏差±fa
第Ⅱ公差组精度等级
3~4
5~6
7~8
9~10
11~12
fa
IT6
IT7
IT8
IT9
IT11
齿
大于
18
30
6.5
10.5
16.5
26
65
30
50
8
12.5
19.5
31
80
50
80
9.5
15
23
37
90
80
120
11
17.5
27
43.5
110
120
180
12.5
20
31.5
50
125
180
250
14.5
23
36
57.5
145
250
315
16
26
40.5
65
160
315
400
18
28.5
44.5
70
180
400
500
20
31.5
48.5
77.5
200
500
630
22
35
55
87
220
630
800
25
40
62
100
250
800
1000
28
45
70
115
280
1000
1250
33
52
82
130
330
1250
1600
39
62
97
155
390
1600
2000
45
75
115
185
460
 
 
表12齿厚极限偏差
C=+1fpt
G=-6 fpt
L=-16 fpt
R-=-40 fpt
D=0
H=-8 fpt
M=-20 fpt
S=-50 fpt
E=-2 fpt
J=-10 fpt
N=-25 fpt
 
F=-4 fpt
K=-12 fpt
P=-32 fpt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郑州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郑州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仇天任、吴昭同、陈伏生、张民安、孙洪娟、蒋承蔚。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