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双圆弧圆柱齿轮 基本齿廓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双圆弧圆柱齿轮 基本齿廓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10-4-20 9:51:06  责任编辑:writer  
双圆弧圆柱齿轮 基本齿廓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圆弧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即基本齿条在法平面内的齿廓。
本标准适用于法向模数mn=1.5~50mm的双圆弧圆柱齿轮及其传动。
2引用标准
GB 3374 齿轮基本术语
GB 1840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
GB 2821 齿轮几何要素代号
3基本齿廓尺寸参数的代号
α——压力角
h——全齿高
ha——齿顶高
hf——齿根高
ρa——凸齿齿廓圆弧半径
ρf——凹齿齿廓圆弧半径
xa——凸齿齿廓圆心移距量
xf——凹齿齿廓圆心移距量
la——凸齿齿廓圆心偏移量
lf——凹齿齿廓圆心偏移量
Sa——凸齿接触点处弦齿厚
hK——接触点到节线的距离
hja——过渡圆弧和凸齿圆弧的切点互节线的距离
hjf——过渡圆弧和凹齿圆弧的交点到节线的距离
ef——凹齿接触点处槽宽
Sf——凹齿接触点处弦齿厚
δΔ——凸齿工艺角
δ2——凹齿工艺角
rj——过渡圆弧半径
rg——齿根圆弧半径
hE——齿根圆弧和凹齿圆弧的切点到节线的距离。
4基本齿廓的形状和尺寸参数
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的形状和尺寸参数按下图和表中的规定。
 
法向模数
mn(mm)
基本齿廓的参数
α
h*
1.5~3
24°
2
0.9
1.1
1.3
1.420
0.0163
0.0325
0.6289
1.1173
0.5450
>3~6
24°
2
0.9
1.1
1.3
1.410
0.0163
0.0285
0.6289
1.1173
0.5450
>6~10
24°
2
0.9
1.1
1.3
1.395
0.0163
0.0224
0.6289
1.1173
0.5450
>10~16
24°
2
0.9
1.1
1.3
1.380
0.0163
0.0163
0.6289
1.1173
0.5450
>16~32
24°
2
0.9
1.1
1.3
1.360
0.0163
0.0081
0.6289
1.1173
0.5450
>32~50
24°
2
0.9
1.1
1.3
1.340
0.0163
0.0000
0.6289
1.1173
0.5450
 
 
法向模数
mn(mm)
基本齿廓的参数
δ1
δ2
1.5~3
0.7086
0.16
0.20
1.1773
1.9643
6°20′52″
9°25′31″
0.5049
0.4030
1.0186
>3~6
0.6994
0.16
0.20
1.1773
1.9643
6°20′52″
9°19′30″
0.5043
0.4004
1.0168
>6~10
0.6957
0.16
0.20
1.1573
1.9843
6°20′52″
9°10′21″
0.4884
0.3710
1.0236
>10~16
0.6820
0.16
0.20
1.1573
1.9843
6°20′52″
9°0′59″
0.4877
0.3663
1.0210
>16~32
0.6638
0.16
0.20
1.1573
1.9843
6°20′52″
8°48′11″
0.4868
0.3595
1.0176
>32~50
0.6455
0.16
0.20
1.1573
1.9843
6°20′52″
8°35′01″
0.4858
0.3520
1.0145
 
注:表中带*号者,是指该尺寸与法向模数mn的比值,例如:h*=h/mn, ,………等,以下类同。
附录A
侧隙
(补充件)
A.1侧隙
A1.1对侧隙的规定
表A1
法向模数mn
≥1.5~3
>3~6
>6~10
>10~16
>16~32
>32~50
侧隙j
0.06 mn
0.06 mn
0.04 mn
0.04 mn
0.04 mn
0.04 mn
A1.2对非标准侧隙的规定
    对齿轮侧隙有不同要求时,可使工作齿廓圆心沿节线平移,使两工作齿形状及相对位置不变,齿根圆弧半径的变化,应保证hg不小于0.9 mn
附录B
主参数及参数计算公式
(参考件)
B1主参数1)
B1.1对不随模数改变而改变的主参数的规定
表B1
代号
α
h*
参数值
24°
2
0.9
1.1
1.3
0.16
0.20
0.62894
0.01626947
 
注:1)对齿廓有特殊要求时,可改变其主参数,自行设计特殊齿廓。
B1.2对随模数改变而改变的凹齿圆弧半径的规定
表B2
法向模数mn
≥1.5~3
>3~6
>6~10
>10~16
>16~32
>32~50
1.420
1.410
1.395
1.380
1.360
1.340
B2参数计算公式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郑州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郑州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钢、李长春。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