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用于标记齿轮参数的几何代号。它由两个表格组成:
——主代号,由单个基本字母组成(见表1);
——下标,用来限定主代号(见表2、表3和表4)。
2代号
2.1 几何代号的组合规则
主要规则如下:
a) 代号由一个主代号或一个主代号加上一个或多个下标、或一个上标组成。
b) 主代号可以是单独的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字母应是斜体的拉丁文字母或斜体的希腊字母。
c) 数字下标为整数、小数或由罗马体印刷的罗马数字。一个代号仅能有一个数字下标。
d) 所有下标均应标在同一线上,并低于主代号。
e) 划线条的符号(上面或下面划了线条)、除指数外的上标、前置下标、前置上标、二次下标、二次上标以及破折号均应避免使用。
2.2 主要几何代号
表1列出了最常用的几何代号。
2.3 主要下标
作为下标的同一字母可以有不同的含意,根据下标定义的符号而定。表2给出了常用下标:表3给出了两个或三个字母的缩写下标;表4给出了数字下标。下标与主代号一起使用作为一个代号。
2.4 下标的顺序
当使用一个以上的下标符号时,推荐用表5给出的顺序。
3 示例
示例见表6。
表1 主要几何代号
代 号 |
意 义 |
代 号 |
意 义 |
a |
中心距 |
u |
齿数比 |
b |
齿宽 |
w |
跨k个齿的公法线长度 |
c |
顶隙和根隙 |
x |
径向变位系数 |
d |
直径,分度圆直径 |
y |
中心距变动系数 |
e |
齿槽宽 |
z |
齿数 |
g |
接触轨迹长度 |
α |
压力角 |
h |
齿高(全齿高、齿顶高、齿根高) |
β |
螺旋角 |
i |
总传动比 |
γ |
导程角 |
j |
侧隙 |
δ |
锥角 |
M |
量柱或量球的测量距 |
ε |
重合度 |
m |
模数 |
η |
槽宽半角 |
p |
齿距,导程 |
θ |
锥齿轮的齿形角 |
q |
蜗轮的直径系数 |
ρ |
曲率半径 |
R |
锥距 |
Σ |
轴交角 |
r |
半径 |
ψ |
齿厚半身 |
s |
齿厚 |
|
|
表2 主要下标
代 号 |
意 义 |
代 号 |
意 义 |
a |
顶 |
t |
端平面 |
b |
基圆 |
u |
有效的 |
e |
外 |
w |
啮合状态 |
f |
根 |
x |
轴向 |
i |
内 |
y |
任意点 |
k |
跨齿数 |
z |
导程 |
m |
平均 |
α |
齿廓 |
n |
法向 |
β |
螺旋方向上(齿向) |
p |
基本齿条齿廓 |
γ |
总的 |
r |
半径的 |
|
|
表3 缩写下标
下标 |
act |
max |
min |
pr |
意义 |
实际的 |
最大的 |
最小的 |
突台 |
表4 数字下标
下标 |
0 |
1 |
2 |
3 |
…… |
意义 |
刀具 |
小轮 |
大轮 |
标准齿轮 |
其他齿轮 |
表5 下标顺序
下标 |
a,b,m,f |
e,i |
pr |
n,r,t,x |
max,min |
1,2,3,… |
意义 |
圆柱或圆锥 |
外、内 |
突起 |
平面或方向 |
缩写 |
齿轮 |
表6 代号示例
代号 |
u |
mn |
αwt |
d1 |
dw2 |
R2 |
定义 |
齿数比 |
法向模数 |
端面啮合角 |
小轮的分度圆直径 |
大轮的节圆直径 |
大轮的锥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