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 期间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现状
| |
| (1)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技术实力,但与世界轴承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轴承行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技术实力。2004年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 |
| ·钢铁业掀起并购大潮体制性难题仍亟待突破
| |
|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之风愈刮愈烈,但一直缺乏实质的和体制性的突破 中国钢铁产量去年攀上4亿吨的新台阶,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国内企业,虽然并购重组之风愈刮愈烈,但一直缺乏实质的和体制性的突破。 在此次两会上,钢铁业界的代表委员对这些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代表委员指出, |
| ·国内民企首台百吨级减速机在常问世
| |
| 一辆超长大挂车载着一台自重百吨的减速机,披红挂彩地驶往唐山长汀钢铁公司。这台由常州减速机总厂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庞然大物”,单台体重和技术含量都创全省之最,在全国民企中也是第一台。
“这是个历史性的成绩。”武进经贸委负责人表示,减速机行业由于应用面广,生产厂家多 |
| ·2007年中国机械业仍有宽裕的发展空间
| |
| 最新公布的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业绩呈现出兴旺态势,但是一般传统产品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未来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公司应该是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造商。 近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公布了最新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前10个月,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27万亿元 |
| ·日本轴承工业最新市场调查
| |
| 加入WTO以后,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使国内轴承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潜在市场,增加轴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轴承行业急迫解决的问题。日本是精密轴承生产强国,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产品质 |
| ·青岛机械行业面临黄金机遇
| |
| 机遇可遇不可求,而种种迹象表明,青岛机械行业当下正面临黄金机遇。 放眼全球,随着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作为重工业的机械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履不断加快,由此在这些国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6年 |
| ·紧固件产品从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
| |
| 紧固件产品是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品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宁波、温州、台州、杭州、金华等地个私企业不断涌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改制的原因,民营紧固件企业已基本取代了乡镇企业。最初,在这些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只有一间房,一台旧车床,一个车工的“三个一” |
| ·民企转制重组推动行业发展
| |
| 2006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转制与重组力度加大,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2006年,全国机床工具行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已占全部企业数的47.7%,国有企业数量减低到占全部企业数的35.3%。2006年1~10月,全国机床工具大行业2430个企业合计完成利润总额6935 |
| ·人民币升值 中国制造业风险与机遇共存
| |
| 《中国工业报》日前载文,引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原机械工业部进出口办公室主任郑国伟的建议指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的情况下,机械企业应积极规避风险。与此同时,国产装备企业在关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成本降低的同时,需对人民币升值下国内市场的变动做出更好把握。 进入2 |
| ·关税调整创造机械工业发展良好氛围
| |
| 在继续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减让承诺对关税进行调整后,2007年我国关税总水平由2006年的9.9%降低到9.8%,其中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5%。这次关税调整对机械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抓住机遇提高效益 这次关税调整对机械工业的积极影响表现在3个方面:一批关键零部 |